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守正創(chuàng)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fā)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的指示精神,以及“‘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要求,積極發(fā)揮教材建設的基礎作用,研究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構建凸顯“大格局”“大課堂”“大平臺”“大師資”的“大思政課”育人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教材把握青少年學生的特點,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有機融入,形成了主題鮮明、內涵深刻、案例豐富、活動多樣的教材,為統(tǒng)籌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堅持培根鑄魂 打造一體化育人格局
大中小學校為國家培育棟梁之材和后備力量,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進而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基礎,具有端本正源的重要作用。構建以思政課教材為基礎的“大思政課”育人體系,要立足不同學段特色,用好用活各類資源,切實把“大思政課”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實辦好,大力提振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從縱向來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黨和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部署,各學段教師通過集體備課、示范授課、聽課評課、教研交流等機制共建大中小學螺旋上升、不斷進階的思政課體系。從橫向來看,“大思政課”突出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tǒng)一,師生可以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將思政課教學延展到更加廣泛的社會生活場域開展,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
加強顯性教育 強化思想引導
一方面,著力加強思政課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有機融入思政課程教學?!兜赖屡c法治》教材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統(tǒng)領主題內容、知識體系、基本觀點、典型案例,充分反映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增強教材的政治性、思想性,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體現(xiàn)了政治理論教學的與時俱進。
另一方面,注重學科協(xié)同育人。在《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中,我們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步推進,通過學科互審、教材縱橫銜接對比等機制,加強《道德與法治》教材與《語文》《歷史》《地理》等教材內容的有效銜接,注重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發(fā)揮不同學科橫向配合、協(xié)同育人作用,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抓好日常培育 涵養(yǎng)學生情操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涵蓋適應初中生活、學會與人交往到樹立家國情懷、培養(yǎng)國家安全意識等各方面內容,為扎實開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動提供了良好素材。學??梢越Y合教材內容,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中、校風教風學風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抓好五四青年節(jié)、七一、國慶、開學和畢業(yè)典禮等重要節(jié)點,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勇挑時代重擔的過程中淬煉政治品格和綜合素養(yǎng)。由此形成內校外相互銜接、課堂上下融會貫通、戰(zhàn)線前后一體運作的“大思政課”,引導學生在知識性教育和價值性教育相統(tǒng)一的基礎上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作者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