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jié),走進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新圩中心小學的多功能室,孩子們正在教師的悉心教導下彈奏古琴,一陣陣悠揚的琴聲在校園里飄蕩,這一古老的非遺藝術正在孩子們的手中綻放生機……
新圩中心小學十分注重在課堂上通過主題鮮明、寓教于行的思政課,浸潤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健康全面成長。校黨支部緊緊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以五育并舉為主線,從求新求實、入腦入心兩方面入手,夯基固本、育人育心,努力譜寫素質(zhì)教育新篇章。
求新求實 形成素質(zhì)教育特色
學生表演川劇變臉
為了形成育人特色,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和舞臺,新圩中心小學聚焦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開設了古琴、川劇變臉、跆拳道等一系列高品質(zhì)、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打出一套提質(zhì)增效、特長育人、特色強校組合拳?!暗谝淮螌W習和表演川劇變臉,真是太有趣了”“練習跆拳道,培養(yǎng)了我自信堅韌的性格,讓我的身心都得到鍛煉。”學校開設的這些課程,非常受學生的歡迎。
學生們正在練習跆拳道
讓身體“動”起來。學校挖掘整合校內(nèi)外資源,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跆拳道、足球、籃球、舞蹈等社團活動,點燃學生運動激情,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為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校實行菜單式選擇社團的方式,讓學生各取所需、各有所樂,用體育帶動五育,讓學生得到真正的全面發(fā)展。
讓心靈“美”起來。學校以古琴、川劇變臉、少兒剪紙、油畫、書法、民樂等為載體,打造校園美育新形式。這些美育課程突出真善美,樹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育觀,激發(fā)學生多元潛能,引導學生探索美、感悟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塑造他們的陽光心態(tài),在孩子心中播種美好。
讓頭腦“富”起來。學校以“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為主題,開展“閱讀點亮人生、經(jīng)典伴我成長”優(yōu)秀讀書評選、“我的讀書故事”征文、“燃燒讀書激情,讓生命精彩”演講比賽等活動,書香校園系列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校園里形成了濃厚的書香氛圍,用閱讀滋養(yǎng)學生。
入腦入心 擦亮思政育人底色
書記課堂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學校黨支部把思政課作為“第一課”抓細抓實,通過“講、走、備”,讓啟智潤心的思政課,成為激勵廣大學生向上向善的“加油站”。3月17日,學校黨支部書記歐陽歡以“一葉紅船 精神永恒”為題,為五年級學生帶來了一堂生動鮮活、內(nèi)涵豐富的思政課。
“講”出來。學校緊扣紅色主基調(diào)和時代特征,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通過書記思政課堂、“思政+學科”精品課、國旗下講話、重溫入隊誓詞等形式,形成“人人講思政、課課講思政”教學模式,做到“人人上臺講,個個有收獲”。學校廣泛組織學生開展紅色故事“我來講、我來說、我來寫”活動,讓紅色基因在廣大學生心中生根。
“走”出去。每年清明節(jié),學校帶領學生走進東固革命烈士陵園等地,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參觀敖上毛澤東舊居、東固平民銀行舊址等,接受紅色教育。堅持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實踐,組織學生走進井岡山,聆聽紅色故事,重走紅軍路,爭當小紅軍,把思政小課堂搬進大社會,不斷增強鑄魂育人效果。
“備”出彩。思政課能否講深、講透、講活,關鍵在教師。為了使思政課入腦入心,學校深入實施“課程思政能力提升工程”,通過“黨員名師工作室”開展交互式集體備課、攻關式課題研究,鍛造政治強、情懷深、人格正的思政教師主力軍,將思政課備精、備優(yōu)、備出彩,努力打造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思政“金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