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訊(記者 熊杰)近日,廈門“思鷺向前”大思政課啟動儀式在集美大學舉行。啟動儀式上,廈門市教育局發(fā)布8條廈門思政主題研學路線,并推出20項思政活動。
廈門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陳珍介紹,廈門將在抓好思政“小課堂”的基礎(chǔ)上,全面統(tǒng)籌全市社會“大課堂”,堅持充分利用廈門本土資源,深挖思政富礦,讓思政課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思鷺向前”大思政課包含“追光前行”“紅色記憶”“開門‘鄉(xiāng)’見”“國安家安”“非遺傳承”“蔚藍海洋”等8個思政主題研學路線。其中,“紅色記憶”主題研學路線包括:少年先鋒隊隊歌紀念館、廈大囊螢樓、破獄斗爭舊址、神山教育基地、廈門烈士陵園、廈門海堤紀念公園及紀念館、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等地。
據(jù)了解,“思鷺向前”大思政課還將開展20項活動,包括:“追光前行”系列活動、拓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紅色資源活動、傳承弘揚“嘉庚精神”等。
如“拓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紅色資源”活動,提出要把廈門革命烈士陵園等納入第二批市級“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開展結(jié)對共建行動,開展“博物館里的思政課”“紀念館里的思政課”。
在“榜樣面對面”大思政課活動中,市教育局將建立思政課特聘教師師資庫,邀請黨員先鋒、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科學家、優(yōu)秀校友等走進校園,開展“黨代表上思政課”“道德模范進課堂”“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活動。同時,還將建立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講解員、志愿者到學校上思政課的長效機制。此外,還將邀請法治、綜治、科學、健康副校長進校園、進課堂。
辦好思政課,關(guān)鍵在教師。在20項活動中,“開展書記、校長‘大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舉辦思政課教師微宣講比賽”以及“組織開展思政金課建設(shè)活動”3項活動,其目的旨在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為思政課建設(shè)打下根基。
在“思鷺向前”大思政課啟動儀式上,有33人被聘為思政課特聘教師。33人中,既有行業(yè)領(lǐng)軍人物、專家學者,還有生產(chǎn)一線的勞動模范、道德模范,紅色景點的講解員、科普基地的負責人、檢察官等。
廈門還發(fā)揮思政名師工作室的作用,帶動教師開展思政課理論研究,進行實踐探索。市教育局推動廈門大學的石紅梅名師工作室與中小學的王守瓊名師工作室、郭貫群名師工作室、李圣德名師工作室開展合作,組建教研共同體,帶領(lǐng)團隊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