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后休息時間,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在整理衣物。突然,多多(化名)捂著嘴,眼眶泛紅,帶著哭腔從廁所門口跑到我面前說:“陳老師,可可(化名)打我嘴角了,還不道歉!”看著委屈的多多,我心疼又擔憂。
我迅速叫來可可:“可可,你打到多多了嗎?”多多也說:“可可,你給我道歉!”但可可滿不在乎,語氣強硬地說:“為什么要道歉?是你自己不注意。”聽到這句話,我有些生氣。但多年的教育經(jīng)驗讓我迅速冷靜下來。我深知憤怒無用,還會讓孩子更加抗拒。我拉著可可的手,視線與她平齊,用溫和且堅定的語氣詢問事情經(jīng)過。原來是可可在廁所里揮舞著手臂走路,揚起的手臂打到了路過的多多。確認情況后,我開始勸可可:“不小心打到別人,是不是應該說聲對不起呢?”但可可依舊不開口。多多站在一旁,心有不甘卻無話可說。
思索幾秒后,我決定“冷靜處理”。我對她們說:“你們都是中班的大姐姐了,陳老師相信你們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小矛盾,你們就在這兒好好商量商量,好嗎?”說完,我假裝整理衣褲,實則留意她們的舉動。我聽見她們小聲交流著,但可可態(tài)度依舊堅決。沒一會兒,可可氣鼓鼓地小聲說:“你就不能提醒我嗎?”多多則說:“陳老師,可可還是不給我道歉。”
我再次將兩個孩子拉到面前,輕輕握住她們的小手,引導可可“換位思考”:“可可,要是有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你,你會不會希望他說聲對不起呢?勇于承認小錯誤的孩子,可是超級勇敢的哦!”可可的眼神開始動搖,沉默了好一會兒,她終于小聲說:“多多,對不起。”
引導可可道歉后,我也沒忘記站在更加理性的角度引導多多思考。我問:“多多,今天你去廁所的時候,有沒有觀察周圍的情況呢?”多多有點兒不好意思地小聲說:“沒有。”我再次出聲:“那就是了,陳老師覺得,可可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自己在走路做事的過程中也要學會觀察和判斷周圍是否安全,對嗎?”多多微微點了點頭。
離園時,我特意留意多多和可可的表現(xiàn)。排隊時,她倆又發(fā)生了輕微的碰撞,可可馬上說:“對不起呀,我不小心碰到你的?!倍喽嘁残χ貞骸皼]關系,大家都要小心點兒。”看到她們能平和溝通,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這次沖突雖小,卻考驗著教師面對幼兒沖突時的教育智慧。首先,面對突發(fā)狀況,教師保持自身的情緒穩(wěn)定至關重要,千萬不能給幼兒“貼標簽”。只有冷靜下來,理智地向幼兒確認事實經(jīng)過與具體情況,才能為后續(xù)處理提供準確依據(jù),讓沖突雙方都“服氣”。其次,適當采取“冷靜處理”,給予幼兒信任與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從沖突中學習和反思,鍛煉社交與表達能力,學會更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傾聽他人觀點,進而嘗試自行化解矛盾。最后,通過“換位思考”進行引導,讓幼兒站在對方角度去感受,真正理解自己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從而主動承擔責任,培養(yǎng)同理心與責任感。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十一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19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