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歌載舞的閑魚集市
新疆師范大學的閑魚集市吸引了各國留學生駐足
新疆師范大學閑魚集市線下活動現(xiàn)場,一名大學生正在叫賣自己的閑置物品
近日,天山腳下的新疆師范大學依然陽光燦爛。歌舞聲、歡笑聲、吆喝叫賣聲將這個即將迎來畢業(yè)季的大學校園映襯得分外熱鬧。
在這天開幕的學?!皣H文化節(jié)”當中,不僅有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韓國等國留學生們載歌載舞,更有一樣新鮮好玩的事物——閑魚“巴扎”出現(xiàn)在校園里。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大學生們變身“攤主”,賣的不僅有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特色美食、手工藝品、樂器……還有畢業(yè)閑置物品,以及學生們自己設計制作的文化衫、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
“絲路的繁榮,離不開分享和交流?!必撠熁I辦“新絲路”文化節(jié)的新疆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郭老師表示,無論是歌舞演出還是閑魚集市,校園都是希望借助不同的形式,來促進各國各民族學生之間的文化展示與交流;同時,因為閑魚是一款幫助網(wǎng)友進行閑置物品交換的APP,學校也希望學生們將來無論在哪里,都能養(yǎng)成環(huán)保低碳的生活習慣。
集市變成“創(chuàng)意大趴”
分享經(jīng)濟讓大學生畢業(yè)“不散場”
“巴扎”,在維吾爾族語言中是“集市”的意思,這場周五的“閑魚集市”活動,吸引了來自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以及維吾爾族、回族等十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同學參與。
一位美院油畫專業(yè)的回族大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印刷在文化衫上,引來很多同學們駐足挑選,這也許就是他文化產(chǎn)品創(chuàng)業(yè)的一個起點;來自塔吉克斯坦的一名男生正試圖讓更多同學了解自己家鄉(xiāng)手工制作的毯子、編制的餐具;一名漢族學生剛剛“送別”了一把吉他,跟吉他的新主人聊了好一會兒,才戀戀不舍把樂器遞了過去;還有來自中亞的留學生展示了毛氈包、氈帽、手工繡毯,據(jù)說是為了集市專門托家人郵寄過來的……
“其實成交多少東西并不重要,集市是想找一個好玩的方法把同學們組織起來,讓大家互相多一些了解,也讓即將畢業(yè)離校的同學留下美好的回憶。”采訪中,此次閑魚集市的操辦人、新疆師范大學研究生會主席、回族同學丁楠這樣告訴記者。
在同學們各自揮灑創(chuàng)意的同時,打開手機APP,集市中各種閑置交易商品的信息、價格、使用感受一目了然。互聯(lián)網(wǎng)讓校園里的“跳蚤市場”更方便而有樂趣,師哥師姐們不便攜帶走的電器,線上完成交易后,可以讓學弟學妹直接從宿舍搬走,而社交功能讓同學們即便畢業(yè)了,也能通過“閑魚”認識校園里的新朋友。
新疆師范大學魚塘塘主、該校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老師張萌告訴記者,新疆師大魚塘是她在今年年初做了媽媽之后申請建立的,之初并未抱有太多想法,但讓她驚喜的是,交易社區(qū)“魚塘”的設置,讓老師和學生們不出校園就能很方便交換到生活、學習所需的各種物品。最近附近一些高校的老師也紛紛來向張萌取經(jīng),希望將這種形式復制到自己的學校。
阿里巴巴集團閑魚業(yè)務負責人諶偉業(yè)表示:“閑魚正在成為價值分享的社區(qū),我們相信在物品上承載的不僅是價值,還有樂趣和情感。我們也希望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平臺,讓大家手里的閑置物品資源更好地流通起來,并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樂趣和便利。”
數(shù)字顯示,自2014年6月成立以來,閑魚已累計了超過1億實名認證用戶,并在全國已有超過12.5萬個交易社區(qū)——“魚塘”,連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都建有內(nèi)部交換物資的“魚塘”。
今年年初閑魚已宣布啟動“百城千集”計劃,未來一年將在交易密度最高的10 0座城市,組織近千場閑魚線下集市。
“新絲路”遇上新閑魚
留學生們找到“共通語言”
塔吉克斯坦留學生菲爾達烏絲是新疆師范大學的研二學生,他還有一個好聽的中文名“文俊”。文俊剛到新疆師范大學念書時就聽說了淘寶,看到很多同學們總在不斷往宿舍搬運包裹,文俊很快也加入剁手黨的隊伍。
在今年年初文俊結(jié)識了 “閑魚”之后又有了新想法,他想要試試能不能把塔吉克斯坦特產(chǎn)——塔吉克斯坦女孩們制作的美麗的手工藝掛毯,通過“閑魚”賣出去。
據(jù)張萌介紹,“擺攤”的留學生們很多來自商務漢語或經(jīng)濟類專業(yè),學校老師也很鼓勵大家接觸了解中國電商,雖然不少留學生一開始不大熟悉中國的軟件,但是網(wǎng)絡的相通性讓他們很容易“一點即透”,“啊,其實我們國家也有差不多的軟件?!薄ヂ?lián)網(wǎng)經(jīng)濟成為“新絲路”時代的共通語言。
據(jù)悉,目前新疆的用戶通過“閑魚”已建立起大大小小共計1042個魚塘,僅在烏魯木齊的高校魚塘數(shù)量就達33個,新疆財經(jīng)大學、新疆大學、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及新疆師范大學等都是大學生們進行閑置交易極其活躍的社區(qū)。除了交換日用品,不少民族特色的寶貝也在魚塘中流通盛行起來,如民族手工繡品、民族樂器等,方便師生的同時,也豐富了學校文化生活。(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