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全球氣候治理青年精英人才項目中,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以下簡稱“廣外”)英語語言文化學院的學生們來到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波恩等城市,深度參與調研項目。他們走進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波恩聯合國氣候秘書處,與專家開展氣候治理研討會,圍繞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展示實訓成果。
這是廣外學子以腳步丈量世界、用國際視野書寫青春答卷的生動片段。近日,廣外2025年“PRIME計劃”之“廣外視界行”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團組項目全面啟動。該項目自2024年啟動以來,已資助近300名師生走進世界知名學府,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據介紹,在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廣外著力推出國際交流合作“PRIME計劃”。該計劃聚焦“高端平臺構建、科研服務提速、國際影響提升、人才模式創(chuàng)新、師資隊伍優(yōu)化”五大主要任務,構建起本科至博士全鏈條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其中,本科教育創(chuàng)新實施“國際素養(yǎng)學分”制度;研究生教育聚焦高端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國際治理創(chuàng)新學院整合資源,搭建跨學科交流平臺;粵港澳聯合培養(yǎng)研究生專項計劃及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助力學生走向國際舞臺。
作為“PRIME計劃”的重要載體,“視界行”項目以“打破學科壁壘、融通國際資源”為特色,精心設計“攀峰?視界”“思創(chuàng)?視界”“悟道?視界”三大板塊。三大板塊分別聚焦頂尖高校學術浸潤、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國際組織勝任力培養(yǎng)。
2024年夏季,廣外法學院以“跨國課程研修+國際組織實訓+法律事務實踐”為培養(yǎng)框架,組織學生分別前往國外高校,通過“課程培訓—實戰(zhàn)實訓—能力培優(yōu)”,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深度學習。學生們還走進世界名校,他們通過專題授課、課堂辯論與案例分析等,深化對不同法律體系的認知,拓展國際法律視野。
廣外著力推動教育對外開放交流,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世界文化節(jié)吸引多國留學生共展異域風情,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論壇努力匯聚全球智庫智慧,PRIME NETWORK WEEK首屆國際教育交流周為師生搭建了優(yōu)質交流平臺……
廣外開展的“新視野”學生訪學項目、“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學項目等,已助力千名學子獲得優(yōu)質學習資源。新成立的“青春揚帆·全球青年交流大使團”更為優(yōu)秀學生搭建了廣闊的實踐舞臺。
據悉,在“PRIME計劃”的有力引領下,廣外已與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11所高校及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新簽78份合作協議。隨著“PRIME計劃”與“視界行”項目的深入推進,廣外正為國家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專業(yè)本領”的復合型人才提供創(chuàng)新范式,努力為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更多廣外貢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黃思明 記者 劉盾)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