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趙玲)“二本院校中文專業(yè)中普遍存在專業(yè)和情感認同不強、專業(yè)素養(yǎng)較弱、師生互動欠缺等問題,中文專業(yè)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與實際培養(yǎng)效果之間矛盾凸顯?!焙铣鞘袑W院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袁志成一語破的。
作為該校人文學院教授,袁志成曾在任職人文學院院長期間,大力主導、推進并實施名為“雙百課程”的課程改革。其中“百篇經典背誦”包括中國古代、現(xiàn)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作品中的經典著作。“百篇作文訓練”則包括70篇基礎寫作、10篇書評、20篇應用文寫作。背誦作品和寫作主題均由學院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等骨干教師精挑細選、反復琢磨而成。
在“雙百課程”教學改革中,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的實施使新的師生互動教學體驗模式得以建立。一名導師每次帶5—8名學生,每兩周舉辦一次讀書見面會,既有學生的相互背誦、相互評改習作,也有教師的名篇講解、習作詳解。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R學習的主動者、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者、作文技能的訓練者,導師更是“雙百課程”學習認知的引導者、身體力行的示范者、教學相長的促進者。
“學生既有正確的政治觀、價值觀和文化觀,也有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扎實的基礎寫作、語言表達和社交能力,在各類學科競賽、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項目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實踐成效。”湖南城市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傅建安介紹道。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18日第8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