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60年的長足發(fā)展,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一有著“小奧運會”美譽的體育盛會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世界大運會的誕生
早在19世紀初期,英、美等建立現(xiàn)代大學的國家就開展了全國性的大學生體育競賽。但直到20世紀初期,各國才建立起國家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1905年,美國組建校內業(yè)余運動員協(xié)會和國家大學業(yè)余運動員協(xié)會(NCAA),此后法國、波蘭、匈牙利等國相繼成立了全國大學生體育組織。
20世紀初,法國人讓·珀蒂讓有了組織“大學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想法。在與他的同胞、“奧運之父”顧拜旦商議后,他決定在這一運動會中不使用“奧林匹克”的字眼。1919年,在讓·珀蒂讓的努力下,最早的世界大學生運動組織——世界學生聯(lián)合會(CIE)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成立,他也當選該組織的第一任主席。
CIE成立后,在1923年5月舉辦了首屆世界大學生錦標賽,比賽地點設在法國巴黎,吸引了10個國家的學生參賽。從1924年到1939年,世界大學生錦標賽只在夏季舉辦,直到1928年才在意大利的阿姆皮佐舉辦了第一次冬季世界錦標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讓國際大學生體育運動一度陷入低谷。戰(zhàn)后的1949年,在盧森堡人施萊默的推動下,國際大學生體育聯(lián)合會(FISU)誕生。FISU成立后就舉辦了“世界夏季和冬季周”,也就是現(xiàn)在夏季大運會和冬季大運會的雛形。
1959年,F(xiàn)ISU和意大利大體協(xié)在都靈舉辦了首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大運會”的名字及FISU會旗“U”字旗在都靈誕生。世界大運會規(guī)定參賽選手只限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yè)不超過兩年的選手,每兩年舉辦一屆。
在過去60年的時間里,世界大運會得到長足的發(fā)展,規(guī)模逐步擴大,由第一屆比賽7個大項60個小項985名運動員參賽,發(fā)展到本屆世界夏季大運會的18個大項144個小項超過萬名運動員參賽。一批世界著名的運動員,像美國田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籃球運動員拉里·伯德以及中國田徑運動員劉翔等從世界大運會走向奧運會領獎臺。迄今為止,共舉辦了30屆夏季大運會和29屆冬季大運會。
大運會的“中國情結”
從大運會誕生起,中國就與它結下不解之緣。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就派代表團參加了部分田徑項目比賽。1975年,中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被接納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lián)合會正式會員。從1977年第九屆起,中國派團參加了迄今為止的歷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中國自此與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共同致力于促進全球大學體育運動更廣泛的開展、推動體育教育更高質量的發(fā)展、增進各國大學生運動員之間的友誼,為提高全球青年體質健康水平和促進全球各地區(qū)的人文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世界各國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認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中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在國際大體聯(lián)中扮演的角色越發(fā)重要,話語權也越來越大,先后承辦了兩屆夏季大運會和一屆冬季大運會。2001年,第21屆世界夏季大運會在北京舉行,10年后,深圳承辦了第26屆世界夏季大運會。2009年,第24屆世界冬季大運會在哈爾濱舉行。今年的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閉幕式上,中國成都市市長將從那不勒斯市市長手中接過大運會會旗,2021年7月第31屆世界大運會將在中國成都舉行。
世界大運會面臨挑戰(zhàn)
近年來,受職業(yè)化、商業(yè)化大潮的沖擊,一些頂尖運動員因世界大運會沒有可觀的出場費而放棄參賽,使得比賽吸引力大打折扣。而隨著比賽規(guī)模不斷擴大,參賽人員逐漸增多,世界大運會的承辦費用也越來越高,讓承辦城市越來越難以承受,世界大運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2015年1月6日宣布,由于難以承擔辦賽成本,放棄舉辦2019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國際大學生體育聯(lián)合會在2013年11月選擇巴西利亞為2019年夏季大運會的舉辦城市,當時巴西利亞的競爭對手,阿塞拜疆的巴庫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均宣布退出申辦。此前大冬會也經歷過“棄辦”風波,原本定于2013年初承辦第26屆大冬會的斯洛文尼亞馬里博爾市突然于前一年宣布放棄,意大利的特倫蒂諾緊急接手,賽會也被迫推遲至當年12月舉行。
今年是國際大體聯(lián)成立70周年,也是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誕生60周年。在祝愿國際大體聯(lián)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同時,也預祝第30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06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