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從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獲悉,該院集中公開宣判的3起涉毒案件中,有兩起是通過互聯網渠道販賣國家精神管制類藥物“阿莫達非尼”的刑事案件,而涉案人員多為高壓力青年群體。記者發(fā)現,在青年學生群體中,“阿莫達非尼”并未被當作“毒品”來看待。在微博上,甚至有人貼出了“學生群體關心的‘莫達非尼’使用感受匯總”的內容,不少自稱正在考研、考試的學生在群里討論自己如何購買、如何使用“莫達非尼”,并貼出了使用后的感受。
有論者指出,用藥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身體健康更為重要。將成功、希望寄托于所謂“神藥”,這種投機取巧的“成功學”不可取,最終只會害了自己。 薛紅偉 繪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16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