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問,重力和人的運動及健康有什么關系?關系至關重要,因為陽光和重力這宇宙間兩大因素對人的進化、行為和健康起著極為重要的制約作用。
重力是保證人能夠站在地球上最基本的大自然力。重力的單位是用“G”來計的,在地球海平面G=1,宇宙飛船或火箭必須能達到每小時4萬公里的速度時才能擺脫地球的吸引力,飛向太空。
傳統(tǒng)打石膏臥床休息來治療骨折方法的兩大副作用分別是肌肉萎縮和骨質(zhì)疏松,所以現(xiàn)在新一代的方法除了用來固定肢體的材料透氣舒適,同時還鼓勵患者積極運動。
真正從科學上系統(tǒng)認識重力對健康的影響要歸功于對宇航員的研究,蘇聯(lián)在1960年率先把人類送上太空后,美國隨即開啟了著名的阿波羅計劃,開始系統(tǒng)研究失去重力后對人健康的影響。
研究表明,20歲的年輕人為模擬宇航飛行靜臥3周,他們的心血管機能老了將近40歲。除對心血管機能有危害外,肌肉萎縮、骨質(zhì)疏松、平衡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也均因失重發(fā)生。
研究發(fā)現(xiàn),20歲小伙子靜躺一周就等于老了13.3歲;14個小時的久坐會使飯后30分鐘胰島素抵抗增加;20歲后人在地球上平均每年丟失骨密度1%,而在太空飛行模擬空間中只待了4—6個月,人的骨密度就丟失了11%;和運動可以讓長期臥床或太空飛行所致的GDS(重力缺乏綜合征)逆轉一樣,運動干預也可以讓一個人的體適能年輕幾十歲。
生命在于運動,而運動其實就是一個抗G(重力)的過程。研究表明,臥床時的力量和有氧訓練能大大有效地降低因為失重所帶來的對身體的危害。從半蹲到跳起可對人體產(chǎn)生6個G的力。蹦床跳是4至4.5G,原地開合跳是2.5至3G,走路、彎腰、跳舞、家務或跳繩、園藝活動則在2.5G以下。蹦床跳是個很有效的增G運動,同時還能提高有氧、力量和平衡能力,已被用在癌癥病人的治療和康復中;舉重(即力量訓練或抗阻訓練)也是很好的抗G運動;鋼管舞和體操都是很好的多方位增G運動。
就健康而言,為了達到增G作用,運動形式一定要多樣,變化姿勢,變化高度,變化體位,也變化G對全身各部分、各器官的充分作用。
運動增G的刺激也應該是全天的、多頻的,而不是像現(xiàn)代人一樣去健身半個小時,而其他時間都坐著。研究表明,一天站起16次要比一天以慢速度走8次每次15分鐘(共2小時)能更有效地抵消臥床失重對健康的負面影響。至于孩子們,跑、跳、投、踢各種活動都應參加,讓G充分作用于骨骼和器官,對他們身體和大腦的發(fā)育至關重要。
因為疫情還未完全結束,宅在家里的朋友們切記:宅,但不能多躺。和G做朋友,坐比躺好,站比坐好,跳和舉重最好。久坐時,記得每隔10至30分鐘務必站起來動一動。
(作者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08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