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佑生命,人民教育護新苗。牡丹江市醫(yī)務工作者積極投身到疫情抗戰(zhàn)第一線,109名醫(yī)務人員參加支援湖北醫(yī)療隊,203名醫(yī)務人員隔離在當?shù)匾咔榉揽匾痪€。為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牡丹江市教育系統(tǒng)開展了“致敬白衣天使”系列活動,為抗疫一線醫(yī)務人員子女建起愛的港灣。
精心呵護,老師當起了臨時爸爸媽媽
特殊的愛給特殊的你。牡丹江市教育局在做好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時,印發(fā)了《關于開展“致敬白衣天使”活動的通知》,通過《致醫(yī)務人員的一封信》向被隔離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yī)務人員送上溫暖。通過組建班科任團隊、名師團隊、心理疏導團隊、體育健康指導團隊,從生活規(guī)劃、學習輔導、身體健康、心理疏導等方面,對在抗疫一線的醫(yī)務子女、98名居家學生進行特殊關愛。
各學校認真對接,廣大教師積極響應,按照市教育局統(tǒng)一部署開展每日“四個一”關懷行動,即親情上每日一問候,學習上每日一督促,心理上每日一聊天,生活上每日一提醒。班主任及科任教師以隔屏陪伴的方式和“臨時媽媽”“臨時爸爸”的身份,為孩子規(guī)劃假期生活,進行課業(yè)輔導。市教育局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每日督促、每日匯總、每日分析,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目前,822名教師參與“四個一”活動,問候關懷1818次。
牡丹江市長安小學采用班主任一對一,各學科多對一結合的方式建立微信“關愛小屋”,建立線上大家庭。卜奕童同學父母都在抗疫一線,孩子一直住在姥姥家,春節(jié)至今就沒有見到父母。班主任劉老師每天像媽媽一樣和孩子微信聊天溝通,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小奕童身上,一直關心、陪伴著孩子。
關注學習,名師線上輔導
各縣(市)區(qū)及各級各類學校,組建由正高職教師、學科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為主的名師團隊,從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出發(fā),合理規(guī)劃學習生活,拓展知識廣度,全面擔起學習輔導工作,第一時間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線答疑4764次,網上批改作業(yè)4332次。
第一中學學生王鐘鳴父母一直工作在抗疫一線,學校組建了由特級教師帶隊、班科任教師參與的輔導團隊,采取“一生一策”的方式進行學業(yè)輔導?!皩W校的教師團隊為孩子悉心輔導、精心選題,時時批改,讓孩子的居家生活充實而有意義?!?鐘鳴的媽媽在給教育局的感謝信中說。疫情以來,該市教育局、各級各類學校不斷接到以微信、信件方式的感謝40余次。第四中學針對畢業(yè)年級開展“多對一”線上輔導,各學科學業(yè)關愛微信團隊,從學科角度對孩子的假期學習進行全方位關注與輔導,教師累計溝通時長近290小時;批改作業(yè)900余次。
引導成長, 思政領航樹榜樣
整合心理教育資源,組建心理專家團隊,27名專家融入到110余個“關愛微信群”,指導班主任用最適合的方法幫助孩子們克服恐懼、焦慮等情緒。開展線上班主任心理疏導工作培訓,錄制音視頻心理疏導溫馨短片77個,有效緩解了部分學生的負面情緒。體育健康團隊針對不同年齡學生創(chuàng)編居家健身操30余套,以教育云平臺及微信群為載體,科學指導學生居家健身。市立新實驗小學王安然的爸爸是牡丹江第三批馳援武漢醫(yī)療隊隊員。最初,安然一直處于思念和恐慌之中,班主任發(fā)動全班同學通過錄制短視頻、寫電子書信、制作電子賀卡……多種形式表達對身邊英雄的敬意,為小安然和他的爸爸加油鼓勁,陪伴她走出恐懼、走出孤獨,他的爸爸在抗擊一線深受感動。
教育局扎實開展每周“五個一”活動,幫助抗疫一線醫(yī)務子女在特殊時期學會自主管理,懂得擔當。各學校通過美篇和公眾號等形式組織教育活動92次,發(fā)布“抗擊疫情事跡59篇,讓孩子們從父母的職業(yè)角度,從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中感受社會責任、生命意義和家國情懷,引導孩子們透過疫情理性思考,學會敬畏、學會感恩。第二中學“愛心家庭”的60余名老師,將思想引領放在首位,教育孩子們以身處抗疫一線的家長為榜樣,鼓勵他們在特殊時期,用溫馨短信、視頻問候的方式為“逆行而上”的父母加油打氣,讓孩子心懷感恩、不斷健康成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曹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