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余闖 通訊員 李萌)近日,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舉辦《家長公益講堂》線上直播活動,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世界民族音樂教研室主任安平教授圍繞“樂走天下——世界音樂文化探秘”主題,通過充滿知識性與趣味性的解讀,帶領觀眾在不同國家和民族的音樂中游走,感受世界音樂文化的魅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中國與世界各國坦誠合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音樂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此次公益講堂旨在引領觀眾用世界音樂浸潤心靈,用文化融通詮釋開放合作,樹立同舟共濟、人類必勝的理想信念。
直播活動中,安平為觀眾多角度講解了“世界音樂”的定義,并以印度、中國、日本的音樂及代表樂器為例,配合精彩的視頻賞析介紹世界音樂的不同風格,如代表溫暖細膩的中國歌曲《茉莉花》、流露自然哀婉的日本歌曲《櫻花》等。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理解世界音樂要注意跨文化原則,保持平等、尊重、包容的態(tài)度,堅持保護、傳承與發(fā)展的音樂理念以及中西方與世界融合的格局。”安平說,理解世界音樂首先要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體會不同民族文化蘊含的民族情懷。
為了給觀眾帶來更為真切的音樂感受,安平視頻連線了遠在印度的一位著名塔布拉鼓演奏家,進行塔布拉鼓演示和講解;邀請青年琵琶演奏家喬鶴使用 “烏德琴”、琵琶和吉他演奏了不同風格的樂曲,展現世界音樂的藝術魅力。
直播全程90分鐘,吸引了近兩萬名觀眾上線觀看。不少觀眾反饋,世界音樂跨越了地域、種族和文化,讓人們在風格迥異的音樂中加深了彼此理解和認同;學習世界音樂有利于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導孩子們開闊國際視野,站在寬廣的角度看待世界,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zhàn)。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