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日前,清華舉辦公益扶貧論壇,聚焦公益扶貧主題,分享中國扶貧經驗與扶貧故事,總結中國公益扶貧的理論和實踐,探討中國脫貧攻堅事業(yè)對世界減貧進程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作用與貢獻。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在致辭中表示,貧困是伴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持久難題,中國的脫貧攻堅為全球減貧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并一直致力于全球減貧合作。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立20年來,致力于通過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解決國家發(fā)展中的包括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在內的現實問題。面對疫情對經濟發(fā)展和減貧等社會事業(yè)的沖擊,各方應廣泛合作,在發(fā)展理念、制度保障、社會參與、科技支撐等方面形成減貧的整體性解決方案。
孟加拉鄉(xiāng)村銀行創(chuàng)始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穆罕穆德·尤努斯在致辭中指出,貧窮的人具有和其他人一樣的資質,正如一棵樹的種子在花盆和大地上生長的結果完全不同一樣,窮人需要得到滋潤的土壤以實現自身發(fā)展。疫情給了世界反思的機遇,需要有大膽的行動,以矯正貧富差距、婦女失權、數字鴻溝等巨大的社會問題。
論壇圓桌討論環(huán)節(jié),圍繞中國公益扶貧的實踐、經驗和趨勢,與會專家學者分享了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領域政社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及其經驗,探討了移動互聯網科技和信息流動在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中的作用,強調針對人的關鍵需求進行干預,倡導國際合作。
本次論壇分別以現場論壇、在線會議室線上交流和網絡直播方式同步舉行。據統計,超過1500人次在線參加會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