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2月29日訊(記者 柯進)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發(fā)表論文數連續(xù)十年保持世界第二位的基礎上,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的整體質量正進入快速提升通道。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今天在京發(fā)布的2020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結果顯示,我國的高被引國際論文數量和國際熱點論文數量分別占世界份額的23%和38.4%,較上一年度分別增加了20.9%和30.2%。同時,我國的工程技術、化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農業(yè)科學、物理學和數學等8個學科領域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排名世界首位,生物學、地學、藥學等4個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二。其中,工程技術領域,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占本學科世界份額40.5%。
數據顯示,2019年,SCI數據庫收錄中國科技論文49.59萬篇,論文總數僅次于美國,其中42.48萬篇論文由國家各級基金或項目資助產出,高校占84.92%。
統(tǒng)計結果還表明,10年間,我國處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37170篇,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二位,占世界份額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但與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國75146篇相比,有較大差距。中國的國際熱點論文數為1375篇,數量比2019年增加了30.2%,在世界排名繼續(xù)保持在第二位,與排名第一的美國1586篇相比,差距明顯縮小。
在中國這幾年持續(xù)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和鼓勵發(fā)表高質量論文的政策導向下,本統(tǒng)計年度內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的質量提升速度顯著。在2019年394種入選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的國際科技期刊發(fā)表的190661篇國際論文中,中國占世界份額的31.4%,排世界第2位,與排在首位的美國占比32.9%的差距,在顯著縮小。
從高質量國際論文的產出單位來看,中國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表現比較搶眼。在2019年發(fā)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等中國4所大學進入前十,其中清華大學以發(fā)表2420篇居第二位,發(fā)表的論文占世界的1.3%。排在首位的哈佛大學有4413篇,占2.3%。在2019年發(fā)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研究機構中,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5家中國機構擠進前十。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