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訊(通訊員 洪佳慧 尹致遠 記者 余杏)近日,中南大學人文學院“語你湘見”團隊前往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開展實踐調研。當?shù)噩幾宸沁z文化資源豐厚,但居民多使用方言,在文化傳播中形成語言壁壘。因此,團隊來到沱江鎮(zhèn)大山寨村,面向青少年群體開展“推普+民族文化傳承”進課堂的活動。
“咚啪、咚啪!”奉老師以“曲”的身姿和“擰”的換位展示了瑤族長鼓舞動人的曲線美。曲盡,奉老師將動作一一拆解進行教學,孩子們死死盯著老師的手,觀察著長鼓的旋轉變換??杉幢闳绱?,老師絲滑輕盈的“擰八字”動作到了他們的手中還是變得千奇百怪。
“老師我不會”“老師我也不會”……隊員們來到他們的身旁耐心講解,“拍一下,在空中慢慢轉一個八字,然后把鼓放到胸前”。經過半天的學習,小朋友們“絲滑”且自豪地跳出了一套簡單的長鼓舞動作。
“我是來自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盤花?!苯淌诂幐璧内w奶奶從一句自我介紹開始,讓小朋友們學習過山瑤的發(fā)音。憑借著良好的方言功底,小朋友們迅速掌握?!安枳樱膫€)打花……白苔苔(喲……)”不一會,悠揚的歌聲便從教室的窗戶向著湛藍的天空飄去了。
曼妙的舞姿、婉轉的歌聲讓隊員們堅定了“把非遺文化傳承下去”的決心。方言是保護傳承當?shù)鬲毺匚幕z產不可或缺的工具,普通話作為全國通用語言,則是瑤鄉(xiāng)聯(lián)系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瑤族非遺文化走向大眾的橋梁。團隊成員在推普課堂中采用“理論教學+游戲深化”的方式幫助小朋友們系統(tǒng)地學習普通話,通過“讀、寫、誦”加強其對普通話的掌握,用“繞口令”“傳聲筒”等小游戲增添趣味性,實現(xiàn)寓教于樂、快樂學習。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