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国产精品码在线观看0000,国产精品XXXWWW丝袜美女,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strik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strike>
    <blockquote id="uniie"><th id="uniie"></th></blockquote>

  • <cit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cite>
  • 首頁>檢索頁>當前

    帶著育人目標重構科學課

    發(fā)布時間:2019-05-07 作者:農(nóng) 瑛 來源:中國教師報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應該在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積極引導和培養(yǎng)他們成為“品正才實”的學生。正如科學家盧嘉錫所說:“不能僅把科學教育作為一種求知、求真的活動,而應有科學精神的支撐,貫穿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滲透哲學精神,與人格培養(yǎng)融為一體?!蹦敲矗绾卧谛W科學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品正才實”的學生?

    一是在教學內(nèi)容中挖掘“品正”的教學內(nèi)涵。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通過對千姿百態(tài)、引人入勝的自然現(xiàn)象的學習,改變學生的行為傾向,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陶冶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并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打好基礎??茖W學科中蘊含許多思想政治內(nèi)容,教師要從眾多內(nèi)容中發(fā)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比如,在《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一課,我引導學生查閱、整理、交流中國探月工程相關資料,讓他們了解“嫦娥工程”和“玉兔一號”“玉兔二號”月球車相關知識,由此對我國航天技術更加自信,愛國主義情感得到升華。再比如教學《搭框架》一課時,我讓學生觀看貴州“天眼”的介紹視頻,分析了解“天眼”的結(jié)構特點并完成模型搭建。學生認識了“天眼”總工程師南仁東,了解了他為人類事業(yè)發(fā)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二是在自主學習中形成“才實”的科學素養(yǎng)。

    科學課程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實驗操作技能,還要教會學生通過自行設計實驗等方法獲取知識。這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材料和時空,啟發(f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大膽嘗試。例如,在教學《消化器官》時,我讓學生想一想中午吃的午餐會經(jīng)過身體的哪些部位,并畫出來。與同伴交流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畫作是不同的,進而產(chǎn)生了解正確知識的沖動。在此基礎上,我給學生提供人體消化器官的紙制模型,讓他們找到消化器官,了解不同器官的作用,并按照教科書的正確示例擺一擺、說一說。

    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在參與探究知識全過程中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例如,在教學《聲音的傳播》一課時,我啟發(fā)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小組討論并交流驗證方法。學生自主設計了第一個教室傳聲實驗,證明了聲音在空氣中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特性。更進一步,還有學生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設計了多人打電話游戲。

    三是在學科拓展活動中落實“品正才實”。

    學校重視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圍繞科學學科教學開設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比如,圍繞“環(huán)?!敝黝}開展的“變廢為寶——環(huán)保時裝設計秀”活動,就是由科學課《垃圾處理》一課內(nèi)容延伸而來。學生自由組合,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如報紙、塑料袋、紙盒、泡沫、玻璃瓶等,設計制作了一件件精美的環(huán)保時裝,還闡述了設計理念。整個活動都是學生自己組織、實施,教師只是協(xié)助指導。

    我們還依托《形狀與結(jié)構》教學單元,設計了“搭紙橋”和“建高塔”等活動。在學習掌握形狀與結(jié)構的知識基礎上,幫助學生把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實踐,強化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在科學課程中,還有許多有益的內(nèi)容和活動能培養(yǎng)“品正才實”的學生,教師要不斷研究,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啟發(fā)、引導,最終實現(xiàn)每個學生都“品正才實”的教育目標。

    (作者單位系貴州省貴陽市環(huán)西小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