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國阿斯頓大學召開的紀念首個“世界高等教育機會日”大會上,一份基于71個國家和8個跨國組織(如世界銀行、歐盟和東盟等)的調查研究報告《全世界——全球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發(fā)布。這份“晴雨表”報告顯示,全世界高等教育參與機會仍然不平等,大量國家對于促進高等教育公平只做了表面文章;調查中超過2/3的國家沒有制定任何促進公平的目標。
這項調查研究由全球高等教育專家薩爾米完成。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16年發(fā)現(xiàn),在70多個低收入國家中,只有1%最貧困的25—29歲成人完成了至少4年的高等教育,而最富裕人群的這一比例為20%。在此基礎上,薩爾米研究了71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會公平政策,同時分析了提供政策建議、技術支持和財政支持的相關多邊和區(qū)域機構的公平促進政策,探索了哪些國家層面的高等教育政策文件提及高等教育獲得與機會公平,哪些政府設定了特定公平群體學生的參與和成功目標,以及哪些國家制定了消除不公平的戰(zhàn)略和計劃。
該調查發(fā)現(xiàn),全球高等教育機會公平取得了很大進步,如智利、菲律賓和南非免除了最貧困學生的學費;澳大利亞、巴西和羅馬尼亞的原住民可以獲得更多高等教育助學金等。但是,調查也發(fā)現(xiàn),許多國家學生貸款激增,快速增加的難民青年很難獲得高等教育機會等,從公平的視角可能對許多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
除了一些正從自然災害或政治危機中恢復的國家之外,公平都是世界各國政府高等教育議程中的一個優(yōu)先主題。但是,調查顯示,一些國家除了存在官方有關公平的申明外,公平議程的推進只是表面文章。許多國家的政府并沒有明確的公平促進策略,也沒有界定具體的支持目標,更沒有調動充足資源支持困難群體,或出臺相關行動幫助學生完成大學學業(yè)。在參與調查的國家中,只有32%的國家確定了特定群體高等教育參與目標。
調查發(fā)現(xiàn),與非金錢的機會干預相比,各國政府在促進公平進程中更多關注經(jīng)濟援助。在大量高等教育體系中,最低收入群體的學生可以免學費,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和新不倫瑞克省、智利、愛爾蘭、意大利、日本、菲律賓和南非;助學金和獎學金是各國促進高等教育公平的第二種金融工具。例如,哥倫比亞為在大學入學考試中獲得高分的、來自最低的2/5收入群體的學生給予助學金;巴基斯坦政府使用助學金和獎學金來促進女生上大學的機會。
獲得最普遍支持的非金錢干預計劃包括平權行動、改革招生標準、拓展服務、橋梁課程及保留課程等項目。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正以綜合的方式,結合經(jīng)濟及非金錢干預來消除處境不利學生參與高等教育的障礙。
還有一些國家通過大學激勵措施來為學生提供直接支持,鼓勵大學采取積極行動,提高高等教育獲得與成功的機會,如將公平指標融入撥款計劃中,設定??罟┐髮W用于公平干預計劃,或者將與公平相關的標準納入質量保障進程中等。薩爾米指出,比較參與調查的71個國家的公平政策,可以將它們分為四大類:
新興的公平政策——包含9個國家,這些國家闡述了寬泛的公平政策原則和目標,但是在具體政策、計劃和干預方面涉及很少。這些國家缺乏必要的資源和政治穩(wěn)定性來詳細描述和維持可靠的高等教育公平政策。
發(fā)展中的公平政策——包含33個國家,這些國家制定了公平促進戰(zhàn)略,但是還沒有界定具體的政策計劃或者在這一領域投入更多。
完善的公平政策——包含23個國家,這些國家制定了公平促進戰(zhàn)略,也出臺了配套政策、計劃與干預措施。
先進的公平政策——包含6個國家,這些國家已經(jīng)實施了綜合的公平促進戰(zhàn)略,一些國家甚至設立了專門的公平促進機構。這些國家致力于確保各政策目標、各公平群體的改進目標、資源和質量保障標準的統(tǒng)一與協(xié)調。
在所有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澳大利亞、古巴、英格蘭、愛爾蘭、新西蘭和蘇格蘭在促進高等教育獲得與成功機會公平政策承諾方面最為突出。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資助位于科廷大學的一個研究中心,負責研究和監(jiān)測高等教育公平,并向政府提供基于證據(jù)的建議。
印度政府也為幾所大學的研究中心提供經(jīng)費以開展公平問題研究。英格蘭曾設立“機會公平辦公室”負責公平促進,但2017年政府撤銷了這一機構,將責任移交到新成立的學生辦公室。哥斯達黎加和巴拉圭建立了專門機構研究和監(jiān)測高等教育公平。
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有11%的國家制定了一個綜合的公平政策文件;另外11%的國家制定了針對特定群體的公平政策文件,如性別、殘疾人群或原住民學生等。澳大利亞、奧地利、印度、愛爾蘭、摩洛哥、蘇格蘭和威爾士制定了宏觀層面的高等教育公平戰(zhàn)略;而阿富汗、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危地馬拉、新西蘭、巴拉圭和秘魯制定了特定目標群體的公平戰(zhàn)略;哥倫比亞兩者都有。
此外,該調查還發(fā)現(xiàn),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是經(jīng)常被納入高等教育政策文件中的兩個公平目標群體,女性和少數(shù)族裔學生需求也經(jīng)常被提及。例如,阿富汗高等教育部制定了高等教育性別平等戰(zhàn)略,玻利維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危地馬拉和新西蘭制定了原住民學生高等教育公平戰(zhàn)略。還有一些國家增加了新的公平目標群體,如美國增加了第一代移民學生;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西班牙將性虐待或暴力的受害者納入公平群體;墨西哥、俄羅斯和越南將傷病殘軍人或公務員的子女納入公平群體;丹麥將非官方語言的學生納入公平群體。
薩爾米強調,此次開展的首次國家層面的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調查僅僅撕開了這一問題和挑戰(zhàn)的表層,他希望下一階段的公平政策調查關注點為,哪些干預政策在什么條件下實施最為有效。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8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