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半月談》雜志批某些奇葩童書粗制濫造、內容失格、兒童不宜,并以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繪本為例,指出繪本中,許多朋友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吃蛋糕時卻有一個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則多了一只烤雞。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
報道還表示,一些童書加載了歧視思維,將扭曲的觀念投射到作品中,如一本兒童幽默小說將正在討論問題的女孩形容為“長舌婦”。一些家長因此擔心,童書中充斥此類話語,將不利于孩子們塑造正確的性別觀念。應該說,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童書市場當然有膾炙人口的經典,也不乏粗制濫造之作,盡管隨著出版制度的日益完善,出版社精品意識的逐漸增強,優(yōu)秀童書作品越來越多,但短時間內讓所有品質不高的童書徹底退出市場,顯然也不現實。相關部門固然需要繼續(xù)把關圖書出版,加大童書檢查力度,像對待有害健康的兒童食品和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的視頻節(jié)目一樣,最大限度使其沒有機會在市場流通,同時也需要童書的主要使用者即家庭和學校提高甄別意識,把好“入口關”。
尤其是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童書時一定要自己先看一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選童書,多選擇那些有趣的、有想象力的、圖文并茂的、充分展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魅力的作品,而不能單純以是否便宜、實用、套系,抑或圖文比例、某某指定、某某必讀等為標準。存疑的地方可以咨詢相關專家,或和孩子一起深入探討,在辯論中培養(yǎng)孩子的思辨能力,讓其學會從多種角度看問題。
如果父母從小就給孩子朗讀優(yōu)秀童書作品,假以時日孩子自然對童書有相當靠譜的判斷,不僅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會有自己的閱讀趣味和不錯的閱讀品位。但這一前提是父母本身是讀者,對童書閱讀規(guī)律有全面把握,深諳兒童閱讀之道,明白孩子讀書需要成人引導,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悉心指導,而不是把書直接交給孩子。在價值觀、世界觀尚處于養(yǎng)成階段的幼年期、童年早期,家長的陪伴與幫助非常重要。另外,孩子對故事中的行為產生好奇心,進而加以模仿,是很正常的學習方式,并非多么嚴重的錯誤。與其批評孩子不懂事,不如家長語重心長地及時予以糾偏。
隨著家庭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當下的童書市場無論在規(guī)模還是質量上均持續(xù)向好,成為圖書市場一枝獨秀的品類。眾多出版機構紛紛投身于此,更加注重內容為王,尤其是專業(yè)的童書出版社非常注重本土原創(chuàng)作品。但不管出版環(huán)境如何變化,之于家長,為孩子選書時應盡量結合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興趣,選擇專業(yè)的童書出版社、經典的童書品牌、優(yōu)秀的童書作者,并提前閱讀把好關,不合適的可以放一放或索性處理掉。即使孩子通過其他途徑翻閱了不優(yōu)秀或有問題的童書,也不必大驚小怪,與之一起探討利弊,比對同類經典圖書,孩子對童書、對事物自然會有清晰的認識。
學校也是如此,在選書時不能貪便宜或圖省事,而是每一本都要嚴格審查,盡量為學生選擇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畢竟這些作品經過時間的淘洗,形式與內容都經受了檢驗,是適合孩子的精神食糧。老師也不妨多舉行一些薦書、品書的活動,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真正愛閱讀、會閱讀,多讀書、讀好書。等孩子成了真正的終身讀者,對經典童書自然心向往之,對劣質圖書自會遠離。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6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