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校很大很漂亮,我要努力學習,將來回饋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比ツ?月,趙嘉慧與1800余名同學入讀粵桂小學,其中隆安震東集中安置區(qū)搬遷戶子女占比90%以上。
按60個教學班、2700名學生的規(guī)模高標準援建的粵桂小學是廣東省茂名市參與粵桂扶貧協(xié)作重大教育項目之一。按粵桂扶貧協(xié)作工作安排,茂名主要幫扶廣西南寧、來賓兩市5個相對欠發(fā)達的縣,分別是南寧上林縣、隆安縣、馬山縣和來賓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為讓南寧、來賓受援地師生共享教育發(fā)展紅利,近年來,茂名緊扣精準、因地制宜,打出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師發(fā)展內驅力、教研助力破解發(fā)展難題等組合拳,努力幫在點上、扶在根上。
強力輸血幫受援地教育發(fā)展補短板
“扶貧先扶智,南寧、來賓等地薄弱學校的孩子就像桂花一樣,我市盡最大的努力整合優(yōu)質教育資源,讓他們幸福盛放。”茂名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欣榮介紹,該市找準南寧、來賓急需與茂名優(yōu)勢的結合點,強化一區(qū)(市)幫扶一縣機制,努力幫助受援地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
為努力幫助南寧、來賓薄弱學校補齊硬件短板,近年來,茂名盡己所能,捐錢捐物,援建學校,向南寧、來賓教育發(fā)展輸血。近3年,茂名為兩市協(xié)調落實投入5583萬元教育援建資金。
除了物質支援,茂名還對癥下藥,向受援地師資隊伍建設輸血。
南寧馬山縣白山鎮(zhèn)合群初中地理學科打贏了翻身仗。2018年前,該校地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測評經常在馬山縣排名靠后,而現(xiàn)在已提升至全縣前列。華麗轉身背后,茂名市電白區(qū)陳村中學支教教師侯瑞良功不可沒。
原來合群初中沒有專職地理教師,非地理專業(yè)出身的教師教學手段、方法相對落后,地理教學儀器落滿灰塵。2018年,侯瑞良到來后,帶動學校地理教師打造以生為主的課堂。他通過講故事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帶學生開展研學活動,實地考察學校周邊喀斯特地貌等地理資源。合群初中學生在知行合一中,綜合素養(yǎng)快速提升。
茂名市教育局副局長麥麗敏介紹,針對受援地教師結構性缺編等痛點,茂名實施“攜手奔小康”教育扶貧協(xié)作支教項目,已選派481人次骨干教師到南寧、來賓山區(qū)學校支教。
為受援地培養(yǎng)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影響教育質量最關鍵的因素之一。要讓受援地教育將來不返貧,關鍵工作之一就是將‘輸血式’教師支援升級為‘造血式’教師幫扶?!绷_欣榮介紹,茂名提前謀劃好“如何退出”的問題,通過結對幫扶、送培送教、掛職鍛煉等多元形式,將受援地教師“扶上馬送一程”,努力為受援地培養(yǎng)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原來馬山縣同富小學教師李紅蘭的課堂就像“獨角戲”,學生參與度不高。在茂名支教教師溫華芬示范引領下,李紅蘭逐漸學會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茂名支教教師勇?lián)鷮I(yè)成長“領路人”職責。他們在支教學校深入調研,梳理出受援地教師教學中的共性、個性問題,針對性地開展校本培訓、示范課、輔導教學等幫帶活動,幫當?shù)亟處熖岣呓虒W流程設計、掌控課堂等方面的專業(yè)能力。
“我們不但將名師送過去幫扶,還把部分受援地教師請過來學習。”茂名市教育局副局長潘華耀介紹,茂名專門組織研修班、教學開放周等活動,邀請受援地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骨干教師、青年教師等,到茂名市優(yōu)質學校跟崗學習,接受培訓。
據(jù)統(tǒng)計,近三年,茂名選派32人次名師、名校長到南寧、來賓培訓教師和教育管理干部4000多人次,并組織兩地教育工作者到茂名學習培訓1200多人次。
“一對一”助推受援學校“五育并舉”
“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我們必須努力激發(fā)受援地教育發(fā)展的內生動力,促進受援學校‘五育并舉’。”羅欣榮介紹,近年來,茂名通過組建“一對一”結對幫扶等新引擎,提升南寧、來賓薄弱學校教育發(fā)展水平,讓更多受援地學生家門口也有好學校,享受更優(yōu)質的教育。
茂名化州一中通過聯(lián)動教研、遠程同步教研等方式,對口幫扶南寧隆安中學。2019年,隆安中學教師在教學成果大比武中獲得創(chuàng)辦以來最好成績,超額完成上級部門多項教學教研工作任務。
近年來,茂名積極引導本地優(yōu)質學校到受援地學校把脈問診,將特色優(yōu)勢與結對幫扶學校發(fā)展短板相結合。目前,茂名共有19所學校與南寧、來賓兩地22所學校結對,形成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的幫扶發(fā)展共同體。
茂名還深挖受援學校的歷史文化、資源稟賦和發(fā)展?jié)摿?,因校制宜,幫扶兩地學校探索特色多元的素質教育之路。
在茂名市電白區(qū)支教教師鄧永輝推動下,馬山縣周鹿初中成立了該校歷史上第一個合唱團,有唱歌愛好、特長的學生自此有了施展空間。周鹿初中百花合唱團成立才兩年多,就多次與馬山縣直屬初中合唱團同臺競技,斬獲兩屆縣級大合唱比賽銀獎。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7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