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邊寬甸河口北岸毛岸英學校的教學樓前,紅旗招展,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軍耄耋老戰(zhàn)士、后代,紛紛奉獻自己的心意,把一冊冊散發(fā)著墨香的《誰是最可愛的人》《致敬最可愛的人》《走向燃燒的土地》等新書,捐給毛岸英學校的學生。
學生代表行隊禮后,用稚嫩的聲音表示:“薪火傳承,永記志愿軍英雄事跡,用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建設美好家園?!?/P>
毛岸英是從寬甸河口渡江赴朝參戰(zhàn)的,此處是毛岸英在祖國留下最后足跡的地方。2003年,寬甸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寬甸河口修建一所毛岸英學校,以此表達對英烈深切的緬懷。
而今,走進這所新興邊陲農(nóng)村小學,粉刷成淡黃色的校舍令人耳目一新,教學樓寬敞明亮,操場上歌聲陣陣,教室內(nèi)書聲瑯瑯,一派新氣象。這一切都得益于學校自建校始,不間斷地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各種活動。
談起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校長于青龍介紹,學校充分利用區(qū)域優(yōu)勢,著力打造紅色教育品牌。學校地處鴨綠江畔河口中朝邊界,自然風光秀麗,又是彭德懷、毛岸英抗美援朝渡江之地,是集自然風光、紅色旅游為一體的國家級旅游區(qū),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資源豐富。
為此,學校多方籌集資金20余萬元,修建了“毛岸英生平業(yè)績陳列館”,搜集200余幅珍貴圖片,舉辦毛岸英生平圖片展,為開展課內(nèi)外教學實踐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載體。
毛岸英生平業(yè)績陳列館占地175平方米,2005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開館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每年都有大量志愿軍老戰(zhàn)士、教育界師生到陳列館參觀。校內(nèi)一名教師擔任主要講解員,同時培養(yǎng)10余名學生講解員。每年的志愿軍渡江紀念日、抗美援朝紀念日、毛岸英誕辰與犧牲紀念日等特殊日子,學校少先隊都會組織校內(nèi)學生參觀紀念館。
毛岸英妻子劉思齊老人欣然題詞:“學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創(chuàng)英雄偉業(yè),做英雄傳人?!泵队⑸皯?zhàn)友、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后勤部部長趙南起老將軍等領導視察學校,題寫校名,并題詞“學英雄精神,育英雄傳人”,勉勵師生。
“學校是用英雄毛岸英的名字命名的,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學校來說是一筆無價的精神財富。”于青龍說。
與此同時,毛岸英學校充分利用地理優(yōu)勢,開發(fā)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學校所在地河口島受鴨綠江水系影響,非常適合燕紅桃生長,這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此,村里把15畝價值近百萬元的土地無償劃給學校作為學農(nóng)基地,開展科學種田、果木栽培、養(yǎng)殖實驗課,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實踐基地。師生栽上燕紅桃樹、蘋果樹、葡萄樹,種植蔬菜?,F(xiàn)在,校園已有300余株果樹,素質教育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已獲豐收。
春天勤奮耕耘汗,金秋碩果滿枝頭。經(jīng)過18個春秋的努力,與朝鮮隔江而望的邊陲毛岸英學校,成為遠近聞名的鴨綠江畔校園花。
《中國教育報》2020年10月30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