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腳下,鄉(xiāng)村學校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區(qū)上板城初級中學,卻贏得了“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單位”的稱號。這所學校已經連續(xù)13年在全市農村初中中考成績名列前茅。這樣的成就,離不開土生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校長李鳳華。
有股倔勁兒的“華姐”
“一件事要是不干好,就誓不罷休?!崩铠P華說。凡與她同事過的教師、接觸過的學生和家長,對她敢干、能干的“拼命三郎”精神無不豎起大拇指。
1993年,作為較為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初中,上板城初級中學硬件條件非常差,教育教學成績落后。每年都有不少家長不惜花費不菲錢財和精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外地求學。
那時,李鳳華剛剛大學畢業(yè)。一步入校門,她就主動請纓,承擔畢業(yè)班班主任兼政治課教學,之后連續(xù)10年從未卸任。“5+2”“白+黑”,她一心撲在教學上。查資料,鉆教材,研教法,她用盡心思上好每一節(jié)課。科學施教、用心輔導、耐心溝通,她竭力讓每一名學生心有所棲、學有所獲。
第一年,李鳳華所教政治學科中考成績實現跨越,進入全縣前列,創(chuàng)造了學校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隨后,連續(xù)10年居高不下。一連串漂亮的翻身仗讓李鳳華聲名鵲起。學生喜歡、家長信任、領導認可,她成為了縣級骨干教師。因為剛剛畢業(yè)與學生年齡相近,整天泡在一起,學生都暖心地叫她“華姐”。
2002年,她被破格提拔為主抓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從此,她潑辣、果斷、堅韌的工作作風更彰顯得淋漓盡致。她家離學校有10多里路,她騎著摩托車,每天總是凌晨5點多就到學校,晚上9點多才離開,風雨無阻。而在校內,她“從不坐辦公室”,忙碌的身影遍及校園的各個角落。
心中有愛的“華媽媽”
“只有心中有愛,教育才會綻放精彩!”這是李鳳華常說的一句話。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她時刻把對學生的關愛融入工作之中。
2016年8月,李鳳華正式接任校長。上板城初中是寄宿制學校,學生主要來自本鎮(zhèn)24個行政村,家庭經濟狀況、學生學習基礎能力相差懸殊。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留得住、學得好、一個也不少地快樂度過三年初中生活,她要求每名教師要像母親那樣關心關愛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在校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
她從自身做起。學校實行年級校長負責制,初一年級事雜難管,她就安排自己主抓初一年級。學生初次離家住校,生源雜、學習基礎參差不齊,那就先從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行為習慣做起。她手把手教學生疊被子、刷餐具、搞衛(wèi)生……跑酸了腿、磨破了嘴,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但依然激情工作,樂此不疲。不出一個月,幾百名學生的名字她不僅能說得出,還幾乎對每個孩子的性格、愛好、成績、家庭等情況都了如指掌。
她尤其關注留守兒童、單親兒童、父母離異的孩子,定期進行心理疏導,天天都用心溝通交流。教師張楊講了一個李鳳華的故事:“2008年,有個叫房振贏的學生,是個留守兒童,入學時各科成績都是一位數,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李校長對他不放棄,一點一滴地教,一科一科地輔導。最終,這個孩子以合格成績完成了初中學業(yè)。在畢業(yè)典禮上,振贏激動地抱著她叫了聲‘華媽媽’?!毕襁@樣的事,還有很多。
當地經濟并不發(fā)達,學校每一年都會有許多家庭貧困的學生。每年暑假,李鳳華都帶領教師走訪貧困學生家庭,實地了解家庭生活狀況,回來后采取有效措施,實行精準幫扶。十多年來,李鳳華走遍了全鎮(zhèn)每個自然村的溝溝岔岔,行程10余萬里,學校沒有出現一名因貧失學的孩子。
在李鳳華的提議下,如今,全校每個班級都建有“愛心捐款箱”,每天在箱里投放一點零花錢已成了眾多學生的習慣。李鳳華自己也先后資助過20多名學生,捐出8萬多元。
“關愛孩子要體現在一點一滴中、無時無刻上?!崩铠P華常說。十幾年來,學校已形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工作慣例。每當學生課間休息、就餐就寢、上下學時段,所有班子成員定崗定責定位置,全程監(jiān)護。學生周五晚放假,班子成員全員護送每一個學生離校;返校時,又提前半小時到校門口迎接,指導學生過馬路、進校園。
以特色立校的“華校長”
“我們是一所農村初中,學校的短板是硬件差、生源底子薄,但我們不缺的是敬業(yè)精神,我們敢于面對現實,正視問題,走自己辦學之路,創(chuàng)出我們的教育特色?!崩铠P華說。
在管理上,學校堅持“精細”的理念,針對農村學生特點,致力于規(guī)范行為,培養(yǎng)習慣。每學年,學校都通過學生行為督查崗組織日常行為量化評比、堅持領導教師定位監(jiān)察制度,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細節(jié)上狠抓學生行為規(guī)范,教育引導學生進行道德自律、行為自律,逐步形成了本?!爸贫纫?guī)范行為,行為培育傳統(tǒng),傳統(tǒng)積淀文化,文化潤澤制度”的管理文化鏈條。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把教會學生做人作為教育的最高理想。每學期,學校都根據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紀念日和德育教育主題,組織學生觀看“感動中國”“全國道德模范頒獎盛典”、舉行“五四入團儀式”“向國旗敬禮”系列青春期教育、“書香校園”建設等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學校由此先后獲得省市級“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單位”“河北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等近20個榮譽稱號。
“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打造優(yōu)質的教學質量是我們的不懈追求。”對此,李鳳華很是自豪。的確,這樣一所普普通通的農村初中,就是憑借教師的敬業(yè)精神、扎扎實實的治學態(tài)度、學校特有的一套教學方式方法和嚴實的教學管理舉措,使得學校實現了連年中考成績名列前茅,多年被評為承德市“中考質量先進單位”。每到畢業(yè)季,都會有市區(qū)內多所高中來到這所農村校“搶生源”。
“我們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他們擁有幸福少年時光。”起先學校沒有寬敞操場,早操就組織蛇形環(huán)繞跑步,上千人步伐整齊劃一、口號洪亮高亢,氣勢磅礴;每日開展本土特色鮮明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讓學生在快樂游戲中強健體魄。就在2019年,李鳳華積極爭取到高新區(qū)專項資金,鋪就了全新的草皮操場和高質量的200米環(huán)形跑道以及高規(guī)格的籃球與球場地。學校的和球隊,三次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賽事,均獲得冠軍。
與此同時,學校組建各種藝術社團,每兩年舉辦一次校園藝術節(jié),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盡情展示自我、愉悅心情、放飛夢想,讓山里娃在藝術熏陶中快樂成長,同城里孩子一樣擁有更多人生出彩機會!
“把學校辦成師生向往的樂園、施展才能的舞臺。我們如今倡導‘和諧教育’,就是要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讓學生找到最好的自己。”李鳳華說。
《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04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