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国产精品码在线观看0000,国产精品XXXWWW丝袜美女,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strik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strike>
    <blockquote id="uniie"><th id="uniie"></th></blockquote>

  • <cit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cite>
  • 首頁>檢索頁>當前

    負暄瑣話

    柳永:一個“流浪歌手”的人生

    發(fā)布時間:2019-05-07 作者:張麗娟 來源:中國教師報

    柳永是北宋著名詞人,民間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美譽。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柳永詞格調甚低,難以與那些宋詞大家相提并論。

    王國維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細讀柳永《樂章集》的篇目,會發(fā)現(xiàn)有些句子的確過于露骨:“向繡幃、深處并枕,說如此牽情”“錦被里、馀香猶在。怎得依前燈下,恣意憐嬌態(tài)”“愿奶奶、蘭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無怪乎會引起富貴宰相晏殊的鄙夷,會被許多評論家譏為“淫褻卑俗”,王國維甚至認為:屯田輕薄子,寫不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正統(tǒng)觀點認為,詞即使寫愛情相思,也應該含而不露,比如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而不是“針線閑拈伴伊坐”。可是,如果細細比較“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的閨中少婦,“針線閑拈伴伊坐”的市井女子,會不會覺得后者身上更多了幾分真實可感的生命氣息呢?王國維主張“要眇宜修”,但也非常看重真實,他在《人間詞話》里說:“淫詞與鄙詞之病,非淫與鄙之病,而游詞之病也?!?nbsp;所謂“游詞”,就是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作品。柳永恰恰寫出了真實的人和真實的情感,甚至真實的欲望,因此獲得廣泛認可。

    柳永多寫男女間的離愁別恨,顯得有些“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但如果從詞的起源和最初的功用來分析,就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詞從問世以來,主要是當作“流行歌曲”在酒宴中供歌女演唱的,這樣的場合和用途使詞的題材常局限于男女相思離別。許多有抱負的政治家,寫起詞來也是極盡柔媚之能事,比如歐陽修的“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范仲淹的“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晏殊的“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等,不過是他們的詞更加精微雅致罷了。

    柳永的許多羈旅詞和離別詞,“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作揮綽之聲”。王國維評價柳永的《八聲甘州》,“佇興之作 ,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調論也”,蘇東坡也認為“漸霜風凄緊”三句“不減唐人高處”。事實上,柳永羈旅詞的內容已經(jīng)明顯有別于他以前的詞人,不同于溫庭筠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也不同于歐陽修的“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柳永寫“暮靄沉沉楚天闊”“楊柳岸曉風殘月”“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可以看出他的確將詞的內容從“春女善懷”變?yōu)椤扒锸恳赘小?,把相思離別從狹小的閨閣庭院移到了廣闊的天地間,而且融入了才人志士的失意之悲,大大拓展了詞的境界。

    柳永完全可以憑借他的《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作品而彪炳詞史,而他另外的貢獻在于開創(chuàng)——創(chuàng)體、創(chuàng)技、創(chuàng)意。柳永大量創(chuàng)制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壇小令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他最長的慢詞《戚氏》長達212字,被詞評家稱為“離騷寂寞千年后,戚氏凄涼一曲終”。在宋代所用的近千個詞調中,有一百多個是柳永首創(chuàng)或首次使用。詞到柳永,體制才開始真正完備。

    作為具有創(chuàng)制之功的詞人,柳永對后來詞人影響甚大。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等著名詞人,無不受惠于柳永。葉嘉瑩評價柳永:“總被后人稱膩柳,豈知詞境拓東坡。”夏敬觀則指出:“耆卿多平鋪直敘,清真特變其法,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故慢詞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北宋中后期兩大詞家蘇軾和周邦彥各開一派,而追根溯源,都是從柳詞分化而出。

    作為一個開拓性的詞家,柳永生前沒有得到主流社會認可,以致窮困潦倒,寂寂而終。宋史沒有給柳永立傳,他的生平事跡還有許多有待考證。柳永的生卒年出入極大,而關于“奉旨填詞”的真?zhèn)?、“改名”的具體時間、娶了幾任妻子、有沒有兒子、死后葬身何處等問題更是眾說紛紜。這對柳永來說,似乎不太公平。

    有人認為,“柳永是落空了的一生,蘇東坡是完成了的一生”,我不這樣認為。柳永也是完成了的一生,他完成了一個浪漫詞人的志意,在尋找中回望,在奔波中嘆息,在行走和歌唱中完成了一個“流浪歌手”最好的人生。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無錫市錫山高級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8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