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國所在的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口鎮(zhèn)北山陽小學,是全區(qū)規(guī)模較小的完全小學之一。學校只有9名教師、51名學生,小規(guī)模、微班級,是名副其實的“麻雀小學”。管理這樣一所學校,劉世國既是校長又是校工,既管業(yè)務又干雜務,干則主動,缺則補位??此L風火火的勁兒,師生們稱他為“管事的”。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校雖小,辦學同理?!闭勂饘W校管理,劉世國頗有感觸,無論什么學校,都應堅守育人為本、質量為先、安全為天。
干事才能管事
從副職到正職,劉世國信奉一個理:干事,才能管事。此前,他在陶鎮(zhèn)小學當業(yè)務副校長,主動上研討課,帶頭搞教研,“帶著干,學著研”是他的口頭禪。就任北山陽小學校長兩年多,他還是那脾氣:帶頭實干、服務為先。
不像大學校講究分工負責、扁平化管理,“麻雀小學”的教學分工、常規(guī)管理、迎檢準備、后勤保障的千條線,全由他一根針?!皢握f教學分工,不帶頭咋行?去年新學期,一名教師調整到其他學校,‘一個蘿卜一個坑’,誰來頂替可讓俺犯了難?!眲⑹绹f,青年教師蘇老師任教三個年級英語學科,讓她再兼任她陌生的數(shù)學學科,肯定有難度,怎么辦?他自己先破題,承擔起一年級語文、音樂、地方課程,再追加三至五年級的信息技術的教學任務,課時數(shù)遠超一般教師。蘇老師被劉世國的熱心與擔當所感染,欣然接受了兼職分工。她既教英語,又教數(shù)學,得空就向老教師“取經”,教著教著,她成了學校業(yè)務嫻熟的骨干教師。
“教師人手少,平時上課一人一攤子,怎么搞好教學研究呢?”日有所思,行有所效。劉世國立足實際,倡導教師搞即時性交流:有問題議問題,有經驗說經驗。美其名曰:辦公室“拉呱式”教研。“這種教研隨時可以進行,同班級教師可就輔導學生講策略;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教師可針對預習、小組合作、習慣養(yǎng)成等學習模式談體會、議方法。課間飯后,你一言我一語,隨時談、及時議。”劉世國侃侃而談。
劉世國保持著走進學生教室、教師辦公室的習慣,隨時提出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與教師交流共勉。“這種‘拉呱式’教研,不占用上課時間,抓問題、奔主題,大伙兒都樂意談、愿意研?!睌?shù)學教師李明先說。
不看廣告看療效
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加快,位于城鄉(xiāng)接合部的北山陽小學生源流失不可避免,從200多人縮減到現(xiàn)在的51人。“穩(wěn)住生源,辦好家門口的學校”成了劉世國迫在眉睫的“管事”要義。他帶領教師按照“讓現(xiàn)有的學生得到更好發(fā)展,讓更多家長信賴學校”的辦學目標,培養(yǎng)“厚德如山、陽光智慧”的學生。他常說:“不看廣告,看療效。只要學校辦得好、質量高,咱就不怕生源少?!?/P>
劉世國平時喜歡信息技術,他借助網絡資源平臺把藝體課開足開全開好。沒有足夠多的專業(yè)藝體教師,他就把各年級平時上藝體課的精彩場景錄下來,做成視頻分學段使用。社團活動空白,他就自學口風琴,硬是帶出一支40多人的口風琴樂隊。在劉世國的帶動下,老師們集思廣益,諸如悅讀節(jié)、體育運動節(jié)、春游踏青、慶六一匯演、秋季遠足、慶元旦迎新聯(lián)歡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次第開展起來。家長們看到村小的變化,稱贊不已。
有家長反映“孩子管不了,管不好”,劉世國就帶領教師通過家長會、個別交流、網上學校、微信推薦等方法,向家長傳播科學家教思想。他利用“家校幫”平臺,即時評價,及時推送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學習狀況、學業(yè)水平、活動開展情況。“該表揚就表揚,該鼓勵就鼓勵,該提醒就提醒。”一段時間下來,家校合作呈現(xiàn)良好態(tài)勢。
村小學生習慣養(yǎng)成差,劉世國通過持續(xù)跟蹤觀察,得出了“學習習慣與學業(yè)水平成正比”的結論。他通過“家校幫”中的“習慣養(yǎng)成”模塊,在學校推行“21天好習慣養(yǎng)成計劃”。他從自己任教的一年級開始,首先把“書寫”習慣培養(yǎng)作為學校的重點課題。引導教師、家長隨時把學生在校、在家寫字的圖片上傳平臺:寫字“三個一”,正確的筆順結構。家校一體,寫一手好字成了自覺習慣。他借鑒央視《朗讀者》節(jié)目樣式,帶動師生、親子朗讀,促使學生“用普通話有表情地朗讀”。
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地抓,訓練一個習慣成一個習慣,村小與51個家庭結成“習慣養(yǎng)成共同體”,互學共進,腳踏實地。
有事商量著辦
劉世國自己主動兼課,還保持兩個“經?!薄?/P>
一是經常進教師辦公室,主動與教師商量學校教育的事兒。清明節(jié)期間組織的“緬懷革命先烈 穿越幸福之門”社會實踐,源自他與老師們的商量:路線選擇、誰帶隊、誰主持,怎樣了解先烈事跡,如何體驗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村子的發(fā)展——一份翔實的活動方案在集體商討中形成。通過跑教師辦公室,意見建議、一個個好點子隨之而來,由此還得以知道工作上的得失錯漏,這又為他更好地開展工作提供了方向路徑。
村辦村小,有事跑村委。劉世國的第二個“經?!笔桥艽逦簠R報工作、交流問題、商議學校發(fā)展大計。每年暑假前,他會梳理校舍安全隱患向村委匯報,校舍往往能得到及時的修繕。比如校舍前出廈裂縫、瓦面漏水問題,他請村干部到學校察看、逐一商議、當場拍板。學校大門銹蝕破損,村里提供資金給換了更大氣的新門,村委每年還給學校送煤5噸,解決學校冬季取暖燃煤不夠的問題。
村委印發(fā)公開信向全體村民通報學校發(fā)展業(yè)績,學校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村里的重教之舉……劉世國用這樣的商量,贏得了村委支持,贏得師生、家長的信賴。
“學校規(guī)模有大小,優(yōu)質育人才是好?!闭劶按逍〉奈磥恚瑒⑹绹判臐M懷,他要帶著師生把村小辦得有質量、有魅力,在鄉(xiāng)村振興上注入教育力量,書寫教育人的情懷。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教育和體育局)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22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