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小科學銜接
新學期,江蘇省丹陽市實驗小學校長蔣紅軍忙著和同事們一起安排工作計劃,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繼續(xù)跟進和完善幼小銜接工作。“本學期計劃開設20個左右以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內容為主題的游戲區(qū)域,定期投放適宜的教具和玩具,同時在一年級選擇三四個班開展實驗,讓實驗班的孩子們每天有一小時可在區(qū)域內玩耍?!笔Y紅軍說,“幼小銜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在探索中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P>
蔣紅軍和同事們的努力,是丹陽市積極開展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的縮影。作為江蘇省首批“幼小銜接實驗區(qū)”,該市以“五項創(chuàng)新”,即機制、空間、內容、方式、評價創(chuàng)新為抓手,積極推進幼小銜接課程開發(fā)實施,促進兒童在身心、生活、社會、學習等方面的準備與適應。
空間創(chuàng)新,為孩子營造舒適的過渡空間
“老師,這是什么花呀?天還這么冷,它就開了?”“老師你看,我找到了一個鳥窩!”……
走進丹陽市橫塘中心小學校園,就宛如走進了一個美麗的童話樂園。該校一年級的3個班位于一幢單獨的教學樓內,周圍很空曠,學校因地制宜,在戶外空地上繪制了九宮格、十二生肖圖、跳格子圖等游戲圖案,建起專門的戲水池、戲沙池,還放置了松鼠、考拉、猴子、小鳥、長頸鹿等栩栩如生的大型動物玩具。
校長王志平告訴記者,他們還將厚生樓內的一間空置大教室改造成了幼小銜接功能室,借鑒幼兒園的環(huán)境布置,設立游戲區(qū)、讀寫區(qū)、美術創(chuàng)作區(qū)等,孩子們在里面玩得特別開心。
據(jù)丹陽市教育局副局長謝春華介紹,在機制創(chuàng)新上,該市確立了10所課程建設結對試點(園)校,并鼓勵結對試點幼兒園與小學建立互訪制度。在空間布局上,該市制定了區(qū)域建設操作指南,指導各試點(園)校創(chuàng)建更具安全感、融合性、開放性的多元互動空間。
“在班級空間,我們突出自主合作;在公共空間,我們突出探索體驗;在戶外空間,我們突出實踐成長?!敝x春華說。
不同于橫塘中心小學匠心獨具的戶外空間設計,吳塘實驗學校在班級空間布置上費了一番心思。學校準備了6間標準化小學教室,結合幼兒特點和小學學習要求進行環(huán)境融合打造,將原先的單人獨桌調整為6人一桌,同時設置“溫馨家園”“閱讀角”“操作區(qū)”等區(qū)域,投放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和圖書。
“我們希望學校的環(huán)境布置盡可能貼近一年級孩子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他們更多自主學習、游戲的場地。”吳塘實驗學校校長黃長祎表示。
在丹陽市實驗幼兒園,三樓的公共空間創(chuàng)設了“小學體驗區(qū)”,孩子們可與小學教師“預約”,提前了解小學生的上課方式。教師們還在建構區(qū)展示小學建筑物的圖片,在角色區(qū)提供書包、紅領巾等道具,在讀寫區(qū)關注幼兒讀寫姿勢、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的發(fā)展,幫助孩子做好上小學前的心理及認知準備。
內容創(chuàng)新,以兒童為中心開發(fā)多元課程
早在2019年,丹陽市實驗小學就先試先行,對幼小銜接工作做了一些探索。該市教育局也以“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為題,申報了江蘇省前瞻性教學改革重大實驗項目,從理論到實踐,丹陽教育人都有著自己的思考與探索。
史仁忠是丹陽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幼小銜接工作啟動后,他被市教育局聘為兼職教研員,與其他3位專兼職教研員一起,共同組成“幼小銜接聯(lián)合教研小組”。他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向試點校推廣課程建設的“實小經(jīng)驗”,助力各校基于自身實際,建立幼小銜接課程體系。
“我們學校安排了16課時的適應性課程,包括認識校園、午間就餐、課間如廁等內容,細致又實用?!笔啡手医榻B說,如今學校還針對國家課程開發(fā)了專門的游戲和教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資源包,“比如教孩子認識漢字時,我們會做一些繪有偏旁、部首的積木,讓孩子自己擺一擺、拼一拼?!?/P>
按照丹陽市教育局要求,結對(園)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聯(lián)合教研活動,教研員要到場指導點評。同時,區(qū)域層面的聯(lián)合觀摩、研討和培訓活動從不間斷。在這種機制下,各?;ハ嘟梃b,取長補短,課程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
借鑒實驗小學的做法,正則小學專門編寫了“我們來了,正則!”入學周適應課程,一共10個課時,包括“我們的新伙伴”“我們的新校園”等單元,內容涉及小學環(huán)境、課業(yè)、用餐、問候、集會、交往等內容。課程圖文并茂,還加入了動手實踐和參觀游覽環(huán)節(jié)。
“我們還不斷吸收上海等地的先進經(jīng)驗,調整一年級上學期課程進度,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使其更符合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钡り柺薪逃謱W前教育科科長朱麗云說,“比如孩子們對漢字的興趣比拼音濃厚,那就先教漢字,再教拼音,但歸根結底,教師觀念的轉變是最重要的?!?/P>
在課程內容創(chuàng)新的同時,丹陽市鼓勵試點(園)校進行課程實施方式創(chuàng)新,小學科學對接幼兒園游戲化課程,探索“科學有效、靈活多樣、雙向互動”的課程實施方式。
幼小銜接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早在2021年幼小銜接工作啟動之初,市教育局就給5所試點小學布置了“規(guī)定動作”——提前給大班孩子家長做輔導,緩解入學焦慮。
秋季學期開學后,各小學一年級通過開展親子閱讀、家長課堂、志愿服務、讀書交流會等幼小銜接專題活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育兒觀;幼兒園則利用半日開放活動、家長助教活動及公眾號、網(wǎng)站等,向家長充分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促進親子共成長。
評價創(chuàng)新,內外發(fā)力提升銜接質量
早上8:10,大班幼兒陸續(xù)走進教室。教師在教室門口布置了簽到桌,引導幼兒在簽到表上認真寫下自己的姓名。簽到表邊還放置了日歷、時鐘等物品,潛移默化中傳遞著日期與時間的概念……
學前教育教研員郁麗萍看到這一幕,默默地點了點頭,在筆記本里做了相應的記錄。“我們管這叫沉浸式觀察,”郁麗萍說,“教師如何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孩子上小學的意愿,將作為幼兒園日常保教質量調研的一個方面被記錄在案。”
任何一項工作的推進,必須有相應的評價措施及時跟進?!拔覀冋谔剿鹘⑾嚓P的教師評價體系,確立評價標準、重點及方法,通過專業(yè)人員、同事、學生、家長等多元評價主體,對每位教師進行科學、動態(tài)的發(fā)展性評價。”謝春華說。
站在教研員立場,郁麗萍和同事們嘗試通過三種途徑對教師的幼小銜接工作進行評價,除了沉浸式觀察外,還有在常態(tài)化教研活動中開展的過程性評價,以及鼓勵成績突出者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競賽等。
10所試點(園)校對此頗費思量。丹陽市實驗幼兒園園長歐陽愛華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精心研制的《科學銜接手冊》。手冊包括教師版和家庭版兩個版本,每個版本都設計了上、下兩冊,對應大班上、下兩個學期。以第二學期的教師版手冊為例,內容包括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4個大項,每個大項下面又列有數(shù)個二級、三級指導清單,如“班級里創(chuàng)建一個小學體驗區(qū),提供小學書寫桌”等。
“教師和家長可以根據(jù)所列清單內容,全面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家庭版手冊家長負責記錄,兒童共同評價;教師版手冊則由教師負責記錄評價?!睔W陽愛華說,目前,《科學銜接手冊》已在試點學校陸續(xù)推行。
在不斷完善內在機制的同時,丹陽還積極借助外來資源,建立幼小銜接專家資源庫,定期邀請省、市級專家進行視導評估,通過查看環(huán)境、觀摩活動、對話師生等,開展綜合性評價?!澳壳拔覀冑Y源庫有相對固定的專家7人,隨著工作不斷推進,我們的資源庫也會不斷充實完善?!敝禧愒普f。
“大半年以來,我們可以感受到教師理念的提升,也感受到了家長對幼小銜接的理解與支持,這給了我們充分的信心?!钡り柺腥嗣裾笔虚L、教育局局長張文華表示,今年秋季學期將在全市全面推進幼小銜接工作,“目前丹陽正在積極開展集團化辦學,我們將首先把試點(園)校的工作經(jīng)驗在對應的集團內進行推廣輻射,幫更多孩子邁好入學第一步?!?/P>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03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