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訊(特約通訊員 靳華)以地方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和名人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的“三結合”方式,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qū)立足區(qū)內(nèi)豐富的文化資源,堅持“文化興教、特色立校”的工作思路,厚植校園文化“軟實力”。
為了引導學校走個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內(nèi)涵發(fā)展之路,金華市金東區(qū)出臺了《關于加快金東區(qū)教育發(fā)展的實施方案》指導性文件,計劃投入基建項目經(jīng)費14億元,以“新建+整合”“基礎+特色”“示范+擴面”的“三個+”手段,在確?;A設施完善的前提下,整合豐富的文化資源,著力校園文化品味提升,為“校園文化”向“文化校園”轉(zhuǎn)型提供“硬支撐”。
按照計劃,新建的光南中學、實驗二小、金義中心小學等,擴建光南小學、曹宅初中、金外初中、江東實驗小學等,將全面考慮硬化、綠化、美化和校園文化建設,力求做到設施完善、布局合理、品味高雅。
圍繞“一校一品”的總體目標,按照“內(nèi)容新穎、形式豐富、特色突出、效果顯著”的思路,進行校園環(huán)境改造和校園文化建設,各校結合辦學特色,精心設計載體,把育人融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如今,一批學校都形成各自特色。傅村小學依托艾青故里,通過詩歌長廊、詩詞墻、師生詩歌展示窗等顯性的“地表文化”和各種文化小景著力打造詩歌文化名片;澧浦小學作為“書法特色”學校,書法長廊、書法碑林、書法工作室、書法墻等成為學校景觀,書法碑林中設有二維碼,用手機掃碼即可知曉作者、年代、出處等信息,讓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為知識的載體、文化的集成;實驗小學以“愛的教育”為學校核心發(fā)展理念,培養(yǎng)“懂得愛且值得別人愛的孩子”;曙光小學把雷鋒精神作為?;耆谌氲降掠逃校苿永卒h精神薪火相傳;含香小學結合“農(nóng)耕文化”開展“耘課程”特色研究,實現(xiàn)“讓每一片葉子都閃亮”的育人目標;孝順小學做足“孝順”文章,開發(fā)孝德課程,讓孝德深入人心……
此外,金東區(qū)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充分挖掘、開發(fā)、利用名人文化資源,使德育工作有了地方特色和人文活力:如今,艾青故居、施存統(tǒng)、施光南故居都被列為中小學德育基地;曙光小學成立了“施光南少兒合唱團”,該合唱團于2016年在第七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jié)、第七屆中國魅力校園合唱節(jié)比賽中獲金獎;傅村小學以名人文化教育為教育科研課題,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傅村初中開發(fā)了以沈約、宋濂和艾青為底色的地方名人文化校本課程《潛溪》,深受師生歡迎。艾青詩歌節(jié)、施光南作品演唱會等,成為該區(qū)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
為了建立長效機制,金東區(qū)一方面成立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專家定點回訪制”,專家顧問按照“診斷、下單、改進、回訪、超越”的工作要求,為學校文化建設出謀獻策,跟蹤引導;另一方面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辦學業(yè)績的學年考核中。
一系列措施推動了金東區(qū)中小學的文化校園建設產(chǎn)生了“化學反應”。截至目前,金東區(qū)有全國德育示范校1所、國家、省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6所,市級以上藝術特色學校8所,全區(qū)美麗校園創(chuàng)建率100%。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