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墻”在學校司空見慣。按理說,每一面獎牌都是一面旗幟,每一項榮譽都代表著一份褒獎。獎牌的多少與學校的辦學水平相對等,綜合體現(xiàn)了學校的管理水平與辦學實力。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一些學校雖然榮譽滿墻,管理水平卻平淡無奇,教育質量也并不比其他學校好。究其原因,獎牌不能代表學校的實際水平,要么是教育評價的導向出了問題,要么是教育評價的過程出了問題,要么是教育評價的效果出了問題。
長期以來,相關部門對學校的評選項目多如牛毛,諸如文明單位、園林學校、平安學校、綠色學校、節(jié)能減排先進單位,等等。而這些評價大多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水平、辦學實力沒有關系。因此,榮譽滿墻、辦學水平一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從評選的過程來看,學校申報先進,只要肯下功夫,對照評選標準,依照檔案細目整理材料,迎評時高度重視,自然能夠取得高分,獲得想要的榮譽。
學校榮譽摻水、教育評價失真的直接后果,就是學校不重視教育教學質量, 只緊盯榮譽,從而降低教育評價的正向激勵作用,擾亂公平競爭的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
要徹底改變學校榮譽摻水現(xiàn)象,需要在規(guī)范教育評價上下功夫。一要嚴格規(guī)范教育評價的項目與類別。由教育主管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建立教育評價目錄, 整合各項教育評價,規(guī)范評價細則,將教育評價的重心放在教育教學之上,聚焦主業(yè),關注質量,把握核心,確立導向,切實提高獎牌的“含金量”。二要完善教育評價機制。積極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擺脫教育主管部門管理者與評價者不分的問題,由教育主管部門研究制定評價標準,委托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教育評價機構實施教育評價,切實保證教育評價的客觀性、 真實性與科學性,使評出來的獎牌榮譽貨真價實。三要規(guī)范評價結果的使用。榮譽獎牌是對學校辦學成果的認定,是對學校工作的激勵,但教育評價的作用不能僅限于此,而應將評價的重點放在教育診斷、評價引領上。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教育評價的結果,規(guī)范各類榮譽獎牌的使用范圍與使用方式,更要關注教育評價對學校工作的改進作用,以及對區(qū)域學校之間的交流合作、積極引領作用,讓教育評價歸位。
(作者單位系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教育體育局)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12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