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魏海政)“我是數學專業(yè)的學生,每次學習時總有很多外界因素干擾。怎么才能做到學習和休息兼顧呢?”這是近日在山東大學樂學心理實驗室的團體輔導活動中,學生劉建偉希望大家“支招”解決的問題。當今知識增長更新速度快、學習難度增加,像劉建偉遇到的這些司空見慣的小問題,實際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如何引導大學生樂于學習、快樂學習?山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在全校開展調研,發(fā)起《山東大學學生學習心理調查》,在線回收問卷1200余份,并對部分學生進行了深入訪談,了解他們的學習心理現狀、學業(yè)困難具體情況,以便更有效地提供專業(yè)服務。
該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傅藝娜說:“依靠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苦學’,并不能保證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相反,應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動力和意義,找到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積極主動地‘樂學’?!?/P>
2018年秋季學期,該中心嘗試進行團體心理輔導,成立了樂學心理實驗室,曹麗麗、李曉含等心理咨詢專職教師擔任導師。樂學心理實驗室的團體活動每周一次,每次2至3小時。活動開設了“學習動力探索”等主題模塊,聚焦學生學習困難關鍵問題,設計富有針對性的團體輔導具體方案。
“大學生喜歡新事物,愿意嘗試新方法,更希望自己有選擇權?!辈茺慃愓f,“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在做活動策劃和團體招募時,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活動主要通過團體輔導、小組游戲、心理訓練等活潑有趣的方式進行?!?/P>
“我學習其實很用功,但是太緊張、太刻板了。參加樂學心理實驗室以后,我才明白我自己的學習模式效率很低,需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提高了學習效率。”參加活動的學生吳浚峰說。
目前,山東大學樂學心理實驗室課程已進入全校選修課程體系,為期8周的課程,每次兩個學時,喜歡這一課程的學生可以選修,助力自己從“苦學”變“樂學”。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03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