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社會各界參加袁寶華先生遺體告別儀式的日子。
這位度過103個春秋的老人,一生經歷豐富。當他是青年學生時,他的身影出現在“一二·九”運動的最前沿;當他是抗日先鋒時,他的身影閃現在豫西南的郁郁青山間;當他是國家干部時,他的身影奔忙在各地火熱的建設一線。
而為廣大教育界熟悉的他,則是尊師重教、愛護學生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1985年到1991年,袁寶華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在學校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袁寶華在人民大學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為人民大學的建設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人大期間,袁寶華提出“要把人民大學辦成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陣地”。在他的倡議下,人大在全國高校率先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領導小組,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原理等4門新的政治理論課。他特別強調,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密切聯系實際,既要聯系我國的實際,又要聯系當代世界的實際,還要聯系青年思想和心理發(fā)展狀況的實際。
在袁寶華的倡議和推動下,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經濟管理、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機構,隨后中央也決定組建國家行政學院,由中國人民大學負責籌建工作,袁寶華親任籌備組組長,帶領籌備組積極推進領導班子建設,確定培訓方案,制定章程,選擇校址,招攬專家學者,為國家行政學院的建成與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擔任人大校長期間,袁寶華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他經常同老教授促膝談心,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聽取他們對辦好學校的意見。他特別強調“民主辦?!钡膯栴},指出“要把人民大學辦好”必須“緊緊依靠全體師生員工”“發(fā)揮教工民主管理的作用”。
袁寶華對年輕教師和青年學生格外關心愛護。他強調:“要提拔年輕干部。要大膽選拔、起用有才能的年輕人,把他們放到各級領導崗位,給他們鍛煉機會,使他們很快成長起來。放到崗位上,就要信任他,放手讓他工作,出了事,領導承擔責任。當然對青年人既要培養(yǎng)、使用,也要嚴格要求,培養(yǎng)青年人也包括在學術上獎掖后進?!?/P>
每年新學年開學,袁寶華都要舉行學生座談會,請新生談入學感受,請老生談暑假回家鄉(xiāng)的情況,既溝通了思想,又提供了一個進行思想教育的很好的平臺。他大力提倡和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及其他假日,借回鄉(xiāng)探親、學業(yè)實習等機會,做社會調查,并親自為《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社會實踐論文集》撰寫序言。
袁寶華曾經提出:“人大辦學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革命的人生觀,做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同學們首先應當是堅定的、清醒的革命者。堅定,就是遇到困難不動搖;清醒,就是遇事不糊涂?!?/P>
盡管在人大工作的時間并不長,但因為他的遠見卓識和踏實工作,使他在人大的六年半時間成為人大復校以來改革和發(fā)展最好的時期之一。時至今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的口中,依然保持著對袁寶華的親切稱呼——“我們的老校長”。
本報北京5月20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2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