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国产精品码在线观看0000,国产精品XXXWWW丝袜美女,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strik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strike>
    <blockquote id="uniie"><th id="uniie"></th></blockquote>

  • <cite id="uniie"><listing id="uniie"></listing></cite>
  • 首頁>檢索頁>當前

    從“怕事”到“找事”

    發(fā)布時間:2019-10-23 作者:包小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工作幾年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一個“怕事”的人。例如,本校資深教師成立了工作坊,邀請我加入,聽到加入工作坊后需要寫課例,還需要增加聽課節(jié)數(shù)等,覺得可能會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可能會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于是我就斷然拒絕了。這種“怕麻煩”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一段時間,我的教學工作原地踏步。

        “怕事”讓我止步不前

    目睹身邊同事快速的專業(yè)成長,我才恍然大悟:我每天只能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我把自己封閉在個人舒適生活的小圈子里。在這個舒適圈中,我僅靠以往的經驗應對眼前的工作,從不深入思考;我甚至為自己可以熟練進行教學工作而竊喜,誤以為這就是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

    這種狀態(tài)讓我不敢面對挑戰(zhàn),不敢去應對新鮮事物和任務。因此,很多次面對各種教學研討或者外出學習機會,我因擔心一旦介入就會讓自己勞心勞力,就主動放棄了。

    我開始反思,當我跟學生強調“努力學習,提升自我”時,身為人師的我卻選擇茍且于眼前的安逸,我感到羞愧。正巧這時我看到一篇文章中說:“你所謂的認真和努力,并不是真的想把工作做好,只想讓自己成為不犯錯的那個人。害怕麻煩,害怕出錯影響了你的效率,也限制了你的視野。任何事情一定是做得多,錯得多,不做就可以不錯。”是的,一直站在原地最安全,那是早已習慣的“舒適圈”,當我們美其名曰標榜為“佛系”時,我們并未為自己由滿懷理想變得甘于平庸而羞愧。

        “找事”一:加入工作坊

    要成長,就要打破現(xiàn)狀。我主動找資深領航師申請成為其名師工作坊的下屬成員。我開始聽課,寫課例,寫每周聽課反思。每周的總結思考讓我豁然開朗,之前我擔心這些工作會打破我的生活節(jié)奏,但是現(xiàn)在做起來絲毫沒有影響到我的生活。反而,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新的動力和樂趣。在書寫中、思考中我不斷地回顧課堂,重設教學思路,每一堂上過的課在我的頭腦中變得更加立體,讓我重審自己對于教育的認識。我將自己的反思以及與同事探討中獲得的靈感整理成文字,參加論文評選獲獎的時候,我知道我“找事”找對了!

        “找事”二:成立課題組

    由工作坊到自己的教學工作,我開始學會了真正的思考,課堂、學生、教材都給我提供源源不斷的思考素材,不論從哪一個點切入,都可以獲得豐富的樂趣。接下來,我一方面開展自己的小課題研究,把日常思考中的疑難點變成課題開展研究,服務于教學和學生;另一方面和志同道合的同事共同開展較大的課題研究,服務于學校的課堂改革。由“小”到“大”是對自己的挑戰(zhàn),課題研究的過程煩瑣、復雜,需要不斷思考,倘若回到過去,我會怕,因為這無異于給自己找了個天大的麻煩,但是,“不找麻煩”就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就不能打破自己的局限、不斷挖掘另一個自己。

        “找事”三:校對???/STRONG>

    我的工作獲得了肯定,有了他人贊許,我似乎有了勇氣,決定繼續(xù)“找事”。當我聽到學校??枰庉嬓r,我主動申請,每期要看稿十余萬文字。有人說,校對報酬那么低,有這時間還不如陪陪孩子??墒?,我想,徜徉文字中,修改學生稚嫩的文字,讓他們的表達更為文從字順,無形的價值也很高??!更大的收獲是我對“找事”有了更深刻的體悟?!罢沂隆钡倪^程是不服輸?shù)倪^程,會讓自己變得更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為你要不斷去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值得去做的事情。

    一路走來,我的感悟是,其實,改變或許就在一剎那!只要心里想要進步,想要對得起學生,想要真正實現(xiàn)自我價值,想要在有限生命里嘗試一點兒不一樣的內容,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那就什么都不要顧慮,直接去做。等到行動過后,你會發(fā)現(xiàn)“找事”比你想象中要容易,而且更快樂!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奧林匹克花園學校)

    《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23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關閱讀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