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特別的“情境課堂”在山東省安丘市留山中國共產黨黨史館開講,100多名師生代表參加。這堂課以“信仰的力量”為主題,是安丘市大盛鎮(zhèn)大盛中學推動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整合教育資源“開門辦思政”的有效探索。
盤活資源,豐富思政教育載體
在留山黨史館的文物中,陳列著一封封充滿親情、愛情與革命大義的家書,珍藏著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故事。這些紅色家書故事,是當代中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人初心與使命的生動教材。
在活動現(xiàn)場,初三級部的師生現(xiàn)場誦讀紅色家書,講述紅色故事,其他學生鴉雀無聲,誦讀結束時,掌聲經久不息。一切是那樣真實、真切,感人肺腑,觸及靈魂?!白寣W生從課桌旁的聽眾變成舞臺的主角,學生在創(chuàng)作、排練的過程中靈魂得到凈化,思想得到提升?!睂W校黨支部書記如是說。
近年來,學校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形式,通過情景講述、現(xiàn)場教育、朗誦、歌曲等多種形式,展示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讓師生真切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學校在黨組織的引領下,成立了由學生自主參與的紅色宣講團,進社區(qū)、到田間、入班級開展黨史宣講活動,學生自己走上講臺,在講解中感悟初心,傳承信仰,進而認識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拓寬路徑,全方位實施思政教育
學校將入學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通過軍訓、思政課教學、專題講座、主題團日、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引導新生樹立遠大理想。學校通過“開學第一課”詮釋“為誰學,怎樣學”,落實新生思政導師制、搭建學業(yè)指導與起航平臺,幫助新生明確發(fā)展方向與路徑,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學習習慣;通過建立新生心理檔案、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幫助新生融入新環(huán)境,適應新角色,形成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
教師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入手,積極探索學科思政新路徑,一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新穎活潑的形式和數字化手段活躍教學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例如,有的教師充分利用抗疫斗爭一線涌現(xiàn)出的先進事跡,讓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另一方面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現(xiàn)實問題討論,既講道理又講情懷,既講現(xiàn)實又講事實,鼓勵學生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
學校根據《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從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chuàng)意物化四個維度,確定26個指標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目標,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建構新型課程形態(tài),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學習,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真正讓學生“做中學”“做中悟”。學校對活動規(guī)劃、教學指導、管理保障等提出明確要求,分類型、分學段推薦活動主題,對活動目標、內容、方式等作簡要說明,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操作、能落地。
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手冊、線上家長學校等路徑推送家庭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新策略,引領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學校制定《在家庭教育中加強品行教育的意見》,要求家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的教育范式,例如:家校合作、親子共成長、家長示范、家庭教育校本課程等。
科學評價,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學校圍繞“在家庭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個總課題,開展子課題申報、研究、成果分享活動。例如小學部開展子課題“以社區(qū)為單位推進家庭教育的實踐研究”,實現(xiàn)了“家長成長、孩子成人、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愿景。初中部編寫的《家庭教育父母操作手冊》、小學部編寫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南》等,受到多方肯定。
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學校構建起多元、多維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該體系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設置評價指標,借助“智慧校園”的數據信息系統(tǒng),建立以學生個體與整體思想狀況及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諸要素為內容的評價指標模型,一方面檢測評價指標的信度與效度,另一方面挖掘對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產生影響的、潛在的、尚未開發(fā)的相關因素,進一步優(yōu)化現(xiàn)行評價指標體系。
科學評價使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了精準識別、精準供給、精準施教,確保了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
(作者分系為山東省安丘市大盛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大盛鎮(zhèn)大盛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0年10月29日第1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cwzc.com All Rights Reserved.